日本袖珍石猴

  • 中文名称:日本袖珍石猴
  • 原 产 地:日本

日本袖珍石猴的品种介绍

  日本袖珍石猴其实是日本当地的一种日本猕猴低龄幼仔,在宠物市场就成了日本袖珍石猴。这种猴子的适应能力比较差,一般人很难饲养成功的。此外,若是野外非法捕捉的个体,则还可能携带致病微生物。因此请勿私自交易、购买、饲养猴类。

  这些猕猴幼仔在年幼时期就通过非法捕猎、从合法饲养单位非法交易等手段流入宠物市场。而由于其所谓的“可爱”等特性受到一些宠物爱好者追捧和购买。这类购买进一步刺激了对猕猴的非法捕猎和非法交易,并不利于野生动物保护。

  中文学名:日本袖珍石猴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科:猴科

  属:猴属

  分布区域:日本

日本袖珍石猴的外形特点

  日本袖珍石猴是产于日本的一种体型娇小的猴子。外观长的十分美丽可爱,可以说是猴类中长相和生活习性与人类最接近的品种了。不建议在非法买卖市场购买,因为这种猴子不易饲养。

  日本袖珍石猴脸部和身上皮肤为肉色,毛色为金黄,长大后变红,体形在猴类中算较小的,长成年最大不超过大可乐瓶(与饲养中食量有关)。尾巴较短。无特殊的体臭和异味。石猴性格比较温顺,很粘人。尤其从小饲养大多数会把主人当做父母,非常惹人疼爱。

日本袖珍石猴的生活习性

  日本袖珍石猴体型虽然很小,看样非常可爱讨人喜,但在发情期它们攻击性会有一定的攻击性。在发情期间可能对饲养者造成伤害。当然比较重要的还是饲养该猴需要一定的环境。那么日本袖珍石猴对生活环境又有怎样的要求呢?

  饲养日本袖珍石猴在饲养环境中非一般家庭所能提供。猴类幼仔适应性差,死亡率高,家庭饲养极易造成幼仔死亡。此外,若是野外非法捕捉的个体,则还可能携带致病微生物。因此请勿私自交易、购买、饲养猴类。

  养猴的人大多是充满爱心的。他们会尽心地照顾猴子,会为猴子的离去而哭,也会流浪猫狗伸出援手。但事实上,好心却办了坏事,因为把猴子养在家本身就是一种虐待。

  猕猴是群居动物。一只正常的日本猕猴,生活在有40个同伴的群体里,在3.7平方公里的森林里活动,每天平均行走1~2公里。他们有复杂的社会网络,有兄弟姐妹,也有情人知己。他们每天要花掉10~15%的时间互相理毛——理毛不光是为了清洁体表,更是社交联谊的手段。

  这是任何一个家庭都不能实现的。而且,大多数家庭都是一时脑热被商家连哄带骗地买下猴子。养了一段时间,特别到了猴子的青春期,他们会发现光是保障它的基本生存都很难。当猴子变大变壮,一般的笼子困不住它。而且,也许它喜欢搞破坏,也许家里添了小孩,总之是再也不能像刚买时那样轻易放它出来了。但它们的寿命是几十年的,剩下的日子怎么办?

  并且猴类幼仔适应性差,死亡率高,家庭饲养极易造成幼仔死亡。这也卖家宣称的“最大不超过大可乐瓶”的真正原因。

日本袖珍石猴的喂养方法

  日本袖珍石猴性格非常活泼,它们属于杂食性动物,喜食水果,面包,糖类食品。现有很多不法商人通过网络等途径贩卖袖珍石猴,其实该猴子并不适合家养,具体原因下面一一介绍。

  日本袖珍石猴除了会传播狂犬病,还可能会传播其他人畜共患病。有的袖珍石猴携带一种特有的B病毒(又称猴疱疹病毒),这种病毒若感染到人,将是致命的。

  这是私养宠物猴最危险之处——病菌在人猴之间相互传染。

  当病毒跨物种传播的时候,由于新的宿主缺乏长期进化出的抵抗机制,一种原来普通的病毒可以变得致命。禽流感、SARS、艾滋病毒均是野生动物传染人类。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世界上75%的新型病毒来自于人和野生动物的接触。1997年,Emory大学的研究员Elizabeth Griffin被袖珍石猴的尿液弹入眼睛,48小时后不治身亡。

  最可怕的是,袖珍石猴身上有一种对人杀伤力极强的病毒——Herpes B。此种病毒为袖珍石猴特有,通过体液接触传染,轻则严重损伤神经系统,重则死亡。不治的话,死亡率高达80%!而且这种病毒对袖珍石猴来说影响轻微,外观无异样的猴子也可能携带此病毒。反之,人类身上普通的病毒对其他灵长类来说也可能是致命的。例如非洲刚果的罗拉雅倭猩猩天堂(一个猩猩孤儿院),当城里流感盛行,园内的猩猩必然在两三天内病倒,每年都有几只猩猩因此病死。所以,养猴子对你家人和猴子本身都是一种可以致命的威胁。

婴猴

  • 中文名称:婴猴
  • 英文名称:塞内加尔婴猴
  • 原 产 地:非洲中部

婴猴的品种介绍

  婴猴(学名 Galago senegalensis),也叫塞内加尔婴猴,是一种小型的夜行灵长目动物,属于婴猴科婴猴属。它们有大眼睛,强壮的后肢,长长的尾巴。以昆虫及其他小动物、水果和树汁为食,灵长目原猴亚目婴猴科唯一的属。身体较小,大体上与松鼠一般大,树栖、夜间活动。行动敏捷,善于跳跃,一跃可达3~5米。颈部非常灵活,能向后回转180°;胸腹部各有1对乳头。婴猴在形态上与懒猴有某些共同之处,曾被列入懒猴科。

  中文学名:婴猴

  拉丁学名:Galago senegalensis

  别 称:丛猴、丛林婴儿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 纲:兽亚纲

  目:灵长目

  亚 目:原猴亚目

  科:婴猴科

  属:婴猴属

  种:婴猴种

  分布区域:非洲中部

  拼 音:yīng hóu

  英文名:Northern lesser galago

婴猴的外形特点

  婴猴在形态上与懒猴有某些共同之处,曾被列入懒猴科。

  是一种低等猴,大体上与松鼠一般大,眼睛又大又圆,耳朵像蝙蝠,脸像猫。它的后肢较长,臀部肌肉十分发达,富有弹跳力,一条又肥又长的尾巴向前竖起,以保持平稳平衡并起到舵的作用。婴猴毛色很多种。各种婴猴的手指和足趾都生有扁平的圆板,以便于爬树及抓住光滑的平面。它们喜群居,昼伏夜出,动作敏捷可轻易地跳跃4米远的距离。

  灵长目原猴亚目婴猴科唯一的属。因大多数体型很小而得名。模式种体长仅11.5~17厘米。其他种类体长不超过38厘米,尾长15~47.5厘米,体重80~1240克;外貌似松鼠;眼大;耳大,为膜质、活动时直立,休息时能像扇子一样折叠倒伏;被毛细软而密,无光泽,灰棕至褐色,腹面略浅淡;腿比臂大,足很长,指、趾的末端有大软垫,适于在表面光滑的物体上爬行,具扁的指、趾甲;颈部非常灵活,能向后回转180°;胸腹部各有1对乳头。

  婴猴,或者丛林婴儿,是一种小型树居的灵长类动物,发现于非洲南撒哈拉(Sahara)的森林和热带稀树草原地区。它与懒猴属(lorises)和树熊猴属(pottos)相近。婴猴长度包括尾巴从10~30英寸不等(25~75厘米),比其他种类猿猴的身体还要长。婴猴长有厚而柔软的皮毛,表层是灰色或棕色,内部为浅灰色或浅黄色。它们的脸为圆形,长着大而圆的眼睛。

  大部分婴猴所有的手指和脚趾头上都长有扁平的指甲,但是尖爪婴猴(needle-clawed galago)在食指和第二脚趾上长着尖利的指甲。婴猴的手脚是天生的抓握工具,腿和脚长而有力。婴猴可从一颗树或树枝上跳跃15英尺到另外的树或树枝上,并且可以在地面上像袋鼠一样跳跃。

婴猴的生活习性

  树栖、夜间活动。行动敏捷,善于跳跃,一跃可达3~5米。白天在树枝或树洞中休息,有时亦住在废弃的鸟巢中。集小群取食植物及其花果、种子、昆虫(特别喜食蝗虫)、蜗牛、树蛙等,较大型种类也吃蜥蜴和鸟蛋,甚至能捕捉飞鸟和鼠类。夜间用光源照向它的眼睛,反射到我们肉眼是红光,而不是像犬科动物一样的蓝光。

婴猴的喂养方法

  婴猴与其他种类的猴子一样,喜食水果、昆虫,特别是蝗虫。在野外它们通常是集小群取食植物及其花果、种子等。口味比较重的还吃蜥蜴和鸟蛋。甚至能捕捉飞鸟和鼠类。

  夜间用光源照向婴猴的眼睛,反射到我们肉眼是红光,而不是像犬科动物一样的蓝光。

  婴猴长至四个月后便可以生育,是一夫多妻制,每年繁殖2次,分别为11月份和2月份,每胎产1~3仔,孕期约110~120天。

大耳狐

  • 中文名称:大耳狐
  • 英文名称:Bat-eared fox
  • 寿  命:8-14 年

大耳狐的品种介绍

  大耳狐(学名:Otocyon megalotis)有蝙蝠翅膀一样的耳朵,最长可达14厘米。实际上,其种名“megalotis” 源自希腊词“mega”和“otus”,意即大耳。一双大耳朵在沟通交流、寻找食物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皮毛色彩淡黄至深蜜色不等,具体颜色取决于年龄和发现区域。鼻口比其他狐狸大,呈灰黑色,两侧末梢灰白色。高尖齿,可快速高效咀嚼昆虫食物,以助消化。

大耳狐的外形特点

  大耳狐之名源自它们一对巨大的耳朵,耳长114-135毫米, 体毛多为棕褐色,喉咙和腹部为灰白色,耳外沿像戴着棕熊样的“面罩”,小腿、爪、尾尖呈黑色,除一对大耳朵之外,其独特的齿列也有别于其他狐类,大耳狐有46-50枚牙齿,多于其他异齿型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其他犬类不超过两颗上臼齿和三颗下臼齿,大耳狐至少有三颗上臼齿和四颗下臼齿,下颌有一大块阶梯状的二腹肌突出,便于快速咀嚼昆虫。

  成年狐头体长46-66厘米,体重3.0-5.3公斤。四肢较短。

大耳狐的生活习性

  栖息于干旱草原和热带稀树草原,偏好短草区域。居住在自建或其他动物留下的洞穴中。洞穴一般存在多个入口和兽窝,以及长达数米的隧道。

  塞伦盖蒂平原,大耳狐85%的活动发生在夜晚,在南非,它们冬季白天、 夏季傍晚出洞活动。塞伦盖蒂平原的研究发现,大耳狐家庭独占的领地范围大致为0.25-1.5平方公里,以尿液标记领土边界。每个家庭包括一对父母和它们的后代,一同觅食休息,相互间常躺卧触碰,互理毛发,彼此嬉戏护助。在南非,大耳狐的家庭领地广泛重叠,很少或根本没有领土标志,有时数百米内聚集2-3个洞穴,种群密度可达10只/平方千米,可能与当地适宜的土壤或植被有关。大耳狐的群居生活有助于多捕获白蚁、增强猎食探测,为后代通过模仿学习什么能吃,以及如何捕食提供机会。

  幼狐间的玩耍和脱逃行为有相似之处,因为,成年狐的示范行为常显逃避而不是打斗。

  大耳狐的食谱主要包括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偶有小型啮齿动物、蜥蜴、禽蛋、雏鸟和植物;白蚁、蜉金龟占食物来源的80%。地面食草的白蚁会被路过的大耳狐吃掉。它们从这些昆虫的体液中获取大量水分。大耳狐常出现在大型食草动物如角马、斑马和水牛的周围,用一双大耳朵探听甲虫幼虫的动静。一般独自觅食,在昆虫丰富的地方,大耳狐也会大量聚集。实际上,群体觅食比同时同地的单独觅食能捕获更多的白蚁。

大耳狐的喂养方法

暂无相关资料

非洲迷你刺猬

  • 中文名称:非洲迷你刺猬
  • 英文名称:非洲侏儒刺猬
  • 寿  命:3-8 年

非洲迷你刺猬的品种介绍

  迷你刺猬学名为非洲侏儒刺猬,原产地非洲,性格温驯,体形纤细,可收藏在茶壶和蛋杯之内。它们也一般不会引起皮肤过敏,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

  养迷你刺猬它们需居住在摄氏21度以上的环境,且因擅长攀爬,不宜关在铁笼。它们容易出现健康问题,包括肠胃不佳、患脂肪肝及心脏病等,寿命一般为3到8年,但若患上致瘫痪的“刺猬摇摆症”,则会有生命危险。

非洲迷你刺猬的外形特点

  迷你刺猬体型较小,脸部到腹部的毛色纯白,与 背部的棕色截然不同,很容易与欧洲刺猬区别。不过有许多个体是两种杂交而成,在分辨上就比较困难。身长从15.5公分到23公分,体重311公克到566公克。腹部和脸是白色或奶油色的毛,白色的刺混杂著黑色或咖啡色;脸部也许会有较深的颜色像面具一般;脚上低一点的地方通常也会呈现较深的颜色;耳朵的高度比刺的长度短,被毛发环绕覆盖著。

非洲迷你刺猬的生活习性

  由于刺猬不能稳定地调节自己的体温, 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在冬天时有冬眠现象。遇敌害时则缩成一团,保护自己。刺猬的胆子很小,容易受到惊吓,喜静厌闹,喜暗怕光。它行动迟缓,一般昼伏夜出。它嗅觉灵敏,食量也很小,一般都是在天黑时觅食。

  刺猬的适应性很强[1] ,对环境要求不严。但刺猬有喜静怕光,昼伏夜出的习性。家庭饲养最好选择比较安静,人为干扰较少的地方。由于它活动性不强,可以使用饲养鸟类或猫咪所用的笼子,也可以用木箱或纸壳箱作为刺猬的家,箱内可以铺上干草、松树叶或秸秆,但用5厘米左右的松木屑最好,箱子的大小只要不让它感到局促,而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就行。另外要在箱内的一角放上猫用厕所和猫沙作为它的卫生间,那么它的气味就会小多了。平时可以把它放在家里的地板上,看它和它玩耍。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它的异温体性,虽然可以承受低温,冬季仍要注意它的保暖,一般将温度控制在摄氏23~27度之间,湿度控制在40%以下最为适宜,这样它就不会选择冬眠。如此简单的生活需求,也是刺猬区别于其他宠物的优势。

  刺猬属于夜行性动物,多半在清晨和黄昏时活动觅食,其他时间多处于睡眠状态,每天睡眠时间可超过10个小时。但是由于刺猬的新陈代谢速度很快,所以需要大量食物来补充热量。刺猬是杂食性动物,家庭饲养时可以自配饲料,以肉类、粮食及副产品、青菜等按比例配合饲养。动物性饲料为主,蚯蚓、面包虫、蟋蟀都可以,也可以用牛肉末、羊肉末,但要保证新鲜卫生和小块。一些大的宠物店也有刺猬均衡营养专用的饲料,有时猫狗饲料也是不错的主食,饮水则可以用兔子的饮水罐供应。植物性食物可以投喂新鲜干净的瓜果蔬菜,喂食前一定要先放在水里浸泡1小时,防止引起肠胃消化方面的疾病。如果把食物放在它的饲养箱里,剩余未吃掉的食物要清理安全,保持箱内清洁。

非洲迷你刺猬的喂养方法

  迷你刺猬学名为非洲侏儒刺猬,性格温驯,体形纤细,可收藏在茶壶和蛋杯之内。它们也不会像猫狗般引起皮肤过敏,加上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深得朝九晚五打工仔喜爱。

  不过,养迷你刺猬不能掉以轻心,它们需居住在摄氏21度以上不低于15度的环境,且因擅长攀爬,不宜关在铁笼。它们容易出现健康问题,包括肠胃不佳、患脂肪肝及心脏病等,寿命一般为3到8年,但若患上致瘫痪的“刺猬摇摆症”,则会有生命危险。

  动物团体指,不法商人觊觎迷你刺猬的市场潜力,以年幼欧洲刺猬冒充迷你刺猬出售。英国有团体自去年初,已接收89只被弃养的假冒迷你刺猬。

茶杯猪

  • 中文名称:茶杯猪
  • 原 产 地:英国

茶杯猪的品种介绍

  “茶杯猪”是一种微型猪,由塔姆沃思猪和格洛斯特郡花猪杂交而成的,小猪只有茶杯那么大。迷你的“茶杯猪”成为了动物爱好们的新宠。

  中文学名:茶杯猪

  拉丁学名:Teacup pig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动物

  种:小型猪种

茶杯猪的外形特点

  2009年10月。一种迷你的“茶杯猪”风靡英国,成为了动物爱好们的新宠。这种小猪只有茶杯那么大,由塔姆沃思猪和格洛斯特郡花猪杂交而成的。“茶杯猪”的培育相当繁琐而且成功率很低,刚出生不久的“茶杯猪”比家猫还要娇小,差不多半斤重。即使有一天它们长大,“出落”为成猪,这种猪的体型也比普通猪小得多,体型一般不会超过可卡犬,两岁的时候,体长在30—40厘米,重约30公斤。

茶杯猪的生活习性

暂无相关资料

茶杯猪的喂养方法

暂无相关资料

北极狐

  • 中文名称:北极狐
  • 英文名称:Arctic Fox
  • 寿  命:8-10 年

北极狐的品种介绍

  北极狐(学名:Alopex lagopus),分布于北极地区。体长50-60厘米,尾长20-25厘米,体重2.5-4千克。颜面窄,嘴尖,耳圆,尾毛蓬松,尖端白色。冬季全身体毛为白色,仅鼻尖为黑色;夏季体毛为灰黑色,腹面颜色较浅。具有很密的绒毛和较少的针毛,可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足底毛特别厚。单独或结群活动。

  北极狐活动于整个北极范围,其中包括:俄罗斯,加拿大,阿拉斯加,格陵兰和斯瓦尔巴群岛的外缘,以及亚北极和高山地区,如冰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大陆。

  食物主要为旅鼠,也吃、鸟、鸟蛋、贝类、北极兔和浆果等。为珍贵毛皮兽,已人工繁殖,称蓝狐、白狐等,突变品种如影狐、北极珍珠狐、北极蓝宝石狐、北极白金狐和白色北极狐等,统称为彩色北极狐。

北极狐的外形特点

  北极狐体长46-68厘米,尾长28-31厘米,肩高在25-30厘米,体重1.4-9千克。体型较小而肥胖,雄性略大。额面狭,吻部很尖,耳短而圆,颊后部生长毛,腿短,脚底部也密生长毛,适于在冰雪地上行走,尾毛蓬松,尖端白色,身体略小于赤狐。北极狐毛皮既长又软且厚,所以北极狐可忍受严寒。冬天全身毛色为纯雪白色,仅无毛的鼻尖和尾端黑色,自春天至夏天逐渐转变为青灰色,夏季体毛为灰黑色,腹面颜色较浅。有很密的绒毛和较少的针毛,尾长,尾毛特别蓬松,尾端白色。体略瘦小过赤狐。因为它的脚好似野兔脚,所以学名意思解作有野兔脚的狐狸之意。

北极狐的生活习性

  食物

  北极狐的食物包括旅鼠、、鸟类、鸟蛋、浆果和北极兔,有时也会漫游海岸捕捉贝类,但最主要的食物供应还是来自旅鼠。当遇到旅鼠时,北极狐会极其准确地跳起来,然后猛扑过去、将旅鼠按在地下,吞食掉。有意思的是,当北极狐闻到在窝里的旅鼠气味和听到旅鼠的尖叫声时,它会迅速地挖掘位于雪下面的旅鼠窝,等到扒得差不多时,北极狐会突然高高跳起,借着跃起的力量,用腿将雪做的鼠窝压塌,将一窝旅鼠一网打尽,逐个吃掉它们。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北极狐会自相攻击。

  迁徙

  北极狐能进行长距离迁徙,而且有很强的导航本领。北极狐在5个半月时间内迁徙的距离达到4600公里。平均一天能行进90公里,可连续行进数天。能够在数月时间内从太平洋沿岸迁徙到大西洋沿岸,行程同加拿大的东西距离接近。北极狐能够导航行进数百公里。它们会在冬季离开巢穴,迁徙到600公里外的地方,在第二年夏天再返回家园。

  族群

  在一群狐狸中,雌狐狸之间是有严格的等级的,它们当中的一个能支配控制其它的雌狐。此外,同一群中的成员分享同一块领地,如果这些领地非要和临近的群体相接,也很少重叠,说明狐狸是有一定的领域性。北极狐狸的数量是随旅鼠数量的波动而波动的,通常情况下,旅鼠大量死亡的低峰年,正是北极狐数量高峰年,为了生计,北极狐开始远走它乡;这时候,狐群会莫名其妙地流行一种疾病“疯舞病”。这种病系由病毒侵入神经系统所致,得病的北极狐会变得异常激动和兴奋,往往控制不住自己,到处乱闯乱撞,甚至胆敢进攻过路的狗和狼。得病者大多在第一年冬季就死掉了,尸体多达每平方公里2只,当地猎民往往从狐尸上取其毛皮。

北极狐的喂养方法

  北极狐的饲料主要有肉类饲料、类饲料、干动物性饲料、乳类饲料、蛋类饲料、作物籽实饲料、果蔬饲料、维生素饲料、矿物质饲料等。这些饲料都是各个时期互相搭配而食用。各个时期还有不同的专用配方,以适应北极狐生育情况而食用。

  饲料调制前应进行品质、卫生的鉴定,严禁利用来自疫区和腐烂变质的饲料。新鲜的动物性饲料也要进行充分洗涤和通过蒸煮彻底消毒;冷冻饲料需要解冻后再进行洗涤;鱼类饲料可先用清水浸泡,然后洗去表面粘液;含盐干鱼充分浸泡脱盐;蔬菜应除去老根及腐烂部分,去掉泥土,还要洗净残留的农药。

  调制方法主要看绞碎、蒸煮两种。因饲料种类不同,调制的方法亦各不相同。谷物类饲料应充分熟制,加温到100℃后再保持5分钟,方可饲喂。新鲜动物肉类洗净后可直接喂,健康动物新鲜血可生喂,但不宜过量。繁殖期喂量可占日粮动物类饲料的10%-15%,幼狐育成期占30%左右。新鱼海鱼洗净后可直接喂,淡水杂鱼蒸煮后才可喂。体表带有较多蛋白质粘液的鱼(如泥锹等),应先用热水浸泡除去粘液,干鱼应浸泡脱盐、洗干净后再喂。蚕蛹加工时要彻底浸泡,除去残存的碱类,蒸煮后与肉或鱼一起绞碎饲喂,在幼狐育成期和毛绒生长期,用量不超过日粮中蛋白质的30%,繁殖期可占5%-15%。牛羊奶在饲喂时需加热消毒,一般鲜奶加温到70℃-100℃后再保持10-15分钟,亦可饲喂。

狨猴

  • 中文名称:狨猴
  • 英文名称:拇指猴
  • 原 产 地: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森林

狨猴的品种介绍

  狨猴(Marmoset)因体型较小所以又叫拇指猴,它们行动非常敏捷,尤其在树林间穿东奔西、窜跳自如时。它们是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中的一种世界上最小的猴子。这种猴子喜欢捉虱子吃,且性格温和,因此饲养它们便成了当地印第安人的嗜好。

  中文学名: 狨猴

  中文别名: 拇指猴

  英文名: Marmoset

  界: 动物界

  门: 脊椎门

  纲: 哺乳纲

  目: 灵长目

  科: 长尾猴科

  属: 侏儒须猴属

  种: 狨猴种

狨猴的外形特点

  狨猴科有3属35种之多,是产于中南美洲的小型低等猿类,特点是体小尾长,尾部具有缠绕性,头圆、无颊囊、鼻孔侧向。这种猴长大后身高仅10—12厘米,重80—100克。新生猴只有蚕豆般大小,重13克。各种狨猴皆活泼、可爱、温顺但脆弱,易驯养。狨猴又名“囊猴”“拇指猴”,因小狨猴可以放在衣袋或手笼中而得名。需经常食虫,不然难于长期存活。

狨猴的生活习性

  几乎所有的猴子都喜欢攀爬,民间有这样一句话,把谁谁当猴耍,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猴子的性格是非常活泼可爱,当然狨猴也不例外啦。当今饲养狨猴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家庭饲养狨猴应如何为它们布置生活环境呢?

  大多数狨猴都是生长在南美洲亚马逊河上游森林中,当然也有部分倭狨分布在巴西西部、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亚马孙河上游。

  由于狨猴非常活波,需要准备大一点的笼子。够他们活动的即可。几乎所有的猴类都习惯于树上的生活,所以笼子应保有一定的高度,并准备一些树枝供猴子们攀爬,同时准备一个略微阴暗而隐蔽的家让猴子白天安静地休息。由于市面上没有大小适当的笼子出售,自己动手做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所有的猴子都一样,笼子的底部钉上木板条,保持尾巴与足部的干净,以免沾染到自己的排泄物。如果木板条的空隙太大,手指可能伸下去触摸到排泄物可在中央加铺一层铁丝网,防止手触碰底部。

狨猴的喂养方法

  狨猴不像其他猴子特爱吃水果,而狨猴最爱吃的是虫子,这种猴子还喜欢捉虱子吃,家养的话需要考虑是否能满足它们对食物的要求,不然难于长期存活。但狨猴的性格相当好,因此在当地很受欢迎。

  狨猴的妊娠期为146(140~150)天,性成熟为14个月,有月经,性周期为16天。交配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在笼内人工繁殖,每胎1~3仔,双胎率约为80%。

  在“狨猴”家族里,雄狨猴充当着“贤夫良父”的角色。雌狨猴生下子女后,只在喂奶时抱上它们一小会儿,照料孩子的工作全落在雄狨猴身上。雄狨猴会为小狨猴清洗身体,等到小狨猴不再吃奶时,它还会亲自喂小家伙们进食。

赤狐

  • 中文名称:赤狐
  • 英文名称:Red Fox
  • 寿  命:12-14 年

赤狐的品种介绍

  赤狐又叫红狐、火狐等,细长的身体,尖尖的嘴巴,大大的耳朵,短小的四肢,身后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大陆,还被引入到澳大利亚等地。

赤狐的外形特点

  赤狐是体型最大、最常见的狐狸,体长约80厘米,体重4~7千克,尾长20-40厘 米;体型细长,吻尖,耳大,尾长略超过体长之半;足掌生有浓密短毛;具尾腺,能施放奇特臭味,称“狐臊”;乳头4对;毛色因季节和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变异,一般背面棕灰或棕红色,腹部白色或黄白色,尾尖白色,耳背面黑色或黑褐色,四肢外侧黑色条纹延伸至足面。雄性略微大一些。它的体长为50—90厘米,尾长30—60厘米,体重5—10千克,最大的可达15kg。雌兽体形比雄兽略小。身体背部的毛色多种多样,但典型的毛色是赤褐色,不过也稍有差异,赤色毛较多的,俗称为火狐,灰黄色毛较多的。头部一般为灰棕色,白色。赤狐的皮用于制裘,亦做皮帽、衣领和装饰用。

  此外,火狐中还有不少体色的变异类型,如全身毛色为黑色的叫黑狐或黝狐;全身底毛为黑色,但毛尖带有白色,在光照下呈现出银色光辉的,叫银狐或玄狐;全身为赤褐色,肩部有黑色十字形毛的叫十字狐,此外还有倭刀狐等,但不同的色型并不代表不同的亚种,而且不管是什么色型,尾巴的尖端均为白色。产银狐较多的地区是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其次是北欧和西伯利亚北部。在不同地区,银狐与赤狐的比例是由1:20到1:5,这种突变与产地的湿度和光照等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赤狐的生活习性

  以鼠类、鸟类、昆虫、蠕虫和水果为食。火狐生性多疑,行动时大多先对周围环境进行仔细的观察,因此在我国有“狐疑”一词。当遇到敌害时,它就会使用身体内藏着的一个秘密武器——肛腺,分泌出几乎能令其他动物窒息的“狐臭”,恶臭的气味使追击者不得不停下来。在危急的情况下,它也能用窜进羊群中、跳到河里隐藏等方法逃脱。被猎人捉住的赤狐,还有一套“装死”的本领,能够暂时停止呼吸,似乎已经奄奄一息,任人摆布,但乘人不备时,就突然迅速逃走。这些狡猾的行为,都是它高超的生存手段。

  行动敏捷,听觉灵敏。夜间活动,天亮回洞抱尾而卧。如果隐蔽条件较好,白天也在洞穴附近活动。捕食各种鼠类、野禽、鸟卵、昆虫和无脊椎动物,也吃浆果、鼬科动物等, 偶尔盗食家禽。

  每年1~2月交配,雄狐为争雌狐而有激烈的争斗。怀孕 期约2个月,雄雌共同抚育幼仔,秋后幼仔即能独立生活。

  每年初春交配,妊娠期50-60天,5月产崽,性成熟半年。尽管赤狐只能活14年,但这在犬科动物中已经是长寿的了。它喜欢居住在土穴、树洞或岩石缝中,有时也占据兔、獾等动物的巢穴,冬季洞口有水气冒出,并有明显的 赤狐结霜,以及散乱的足迹,尿迹和粪便等,夏季洞口周围有挖出的新土,上面有明显的足迹,还有非常浓烈的狐臊气味。但它的住处常不固定,而且除了繁殖期和育仔期间外,一般都是独自栖息。通常夜里出来活动,白天隐蔽在洞中睡觉,长长的尾巴有防潮、保暖的作用,但在荒僻的地方,有时白天也会出来寻找食物。它的腿脚虽然较短,爪子却很锐利,跑得也很快,追击猎物时速度可达每小时50多公里,而且善于游泳和爬树。火狐的适应能力很强,从高山到 平原 ,从森林到草原,甚至沙漠、人类的城镇聚落都是他们的栖息地。

  雄性红狐是一个非常警觉的父亲,它们经常陪幼崽一起玩耍,并独自一人承担寻找食物、养活家人的任务。小狐狸出生3个月后,父亲的养育任务结束,年轻小狐狸开始自己寻找食物。然而父亲不会眼睁睁看着它们挨饿,它会把食物藏在小狐狸附近,教它们如何发现食物。[1]

赤狐的喂养方法

暂无相关资料

宠物猪

  • 中文名称:宠物猪
  • 英文名称:宠物猪
  • 性  格:温顺
  • 寿  命:10-15 年
  • 疾  病:流感

宠物猪的品种介绍

  宠物猪,近年来的一个新新词汇,作为猪,在我们国家,过去就是用来吃的。只是近年来,养宠物的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全、越来越另类,猪,自然而然就成为人们玩赏的宠物了。

  尽管充满了智慧,也有群居的天性,但是要把农场养的猪作为宠物的话就太糟糕了。它们体型很大,可以很容易长到几百斤另外,它们庞大的体型决定了它们有很大的胃口。如果要选猪当宠物的话,可以选择迷你猪。

  中文学名:宠物猪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哺乳纲(Mammalia)

  种:宠物猪

  亚 纲:真兽亚纲(Eutheria)、有胎盘类

  分布区域:泰国香猪、日本香猪、台湾香猪等等

宠物猪的外形特点

  越南大肚猪在1980年最先培育出来的时候不是用来作家庭宠物,而是给动物园培育的种猪。然而迷你猪大受人们欢迎,随后一场围绕这些迷你猪的宠物交易热随之而起。后来一名叫Keith Connell的加拿大动物园人员的引进了迷你猪,继而Keith Leavitt将迷你猪引进到得克萨斯州。虽然它们行动是分开进行的,但却为今天美国迷你猪的盛行打下了基础,并那些准备选择迷你猪做宠物的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越南大肚猪——这种小猪可能是今天最流行的品种。它们拥有吸引人的外形和驯服的性格。他们夸张的背部和大肚子(其他动物喂的过饱的标志)是完全正常和健康的。它们平均身高大约35厘米,平均体重大约45斤。

  胡利亚尼猪(彩绘小猪)——这些小家伙真的很小,平均身高25-40厘米,体重13.5-45斤。和大肚猪一样,它们性格温顺,还喜欢玩玩具。

  非洲俾格米或几内亚猪——真正的小猪。这些小猪重约18-36斤,平均身高35-56厘米。它们活泼好动、警惕性高并且很聪明。相对于大肚猪来说,非洲俾格米猪背很直。它们喜欢接近它们喜欢的人。

  尤卡坦(墨西哥无毛)猪—这种小猪有小的也有不小的。较大的品种可以长到180斤以上,而小的只有平均45-90斤。它们平均身高40-61厘米。

  奥斯萨巴岛猪——平均身高35-50厘米,体重22.5-81斤,它们有梦幻般的气质,可以很好的和人们相处并且非常聪明。这种小猪可以活25年,所以养这种猪可以从自己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养到大学毕业。

  虽然上文中没有说是哪一个品种比另一个品种好,但是我们强烈建议你看过上面的介绍之后能够仔细考察以确认哪种迷你猪最适合你。

  另外,目前茶杯猪和微型猪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实我一直很关注。重要的是市场上的那些茶杯猪和微型猪的宣传多多少少有些夸张。虽然这些小猪在刚出生的时候确实很小,但是它们也是会成长的。如果长到72-108斤的话是令人震惊的、不愿看到的结果。所以请确认你选择的小猪到底能长到多大。

  更糟糕的是,小猪和成年猪是用营养调控的方法来控制他们长的很小的。由于健康欠佳、营养不良,小型猪一旦生病的话只能活3-4年。

宠物猪的生活习性

  宠物猪需要住在安静干燥的环境中,温度以18-29摄氏度为宜,你可以让它住在书房、起居室或者阳台。宠物猪怕冷,冬天到来记得要为它们铺一个温暖的窝,加些毛毯或被子,不要让它们着凉感冒或者拉肚子。

宠物猪的喂养方法

  0~4周大的小猪,可以喂全脂奶粉,每一餐约将2、3大匙的奶粉冲泡成100c.c.的牛奶,且可添加1小匙奶油或1颗生蛋黄增加营养。很多卖猪的人说小猪猪不能和人类的牛奶,营养成分与猪奶不同,但很多猪友都给猪猪喂牛奶,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因此可以让你的宠物猪放心食用。[1]

  4周后可喂食小猪干的全脂奶粉,每餐约2大匙奶粉,并减少液态牛奶喂食的份量,这个动作称为「教槽」,目的是在训练胃肠对固体食物的消化能力。

  6周后可以喂食小猪少量或泡水的固体食物,也能开始尝试水果、青菜等食物。在喂食小猪新食物时,小猪可能有营养性下痢问题,饲主一旦发现小猪的便便有形状不完整且较稀,请尽快送医。

  小猪在1个月后就可完全食用固态食物,因为猪是杂食性动物,所以食物要包含蔬菜、水果与动性蛋白质,例如鸡肉、牛肉、小黄瓜等,才能营养均衡,让小猪健康成长。

普通刺猬

  • 中文名称:普通刺猬
  • 英文名称:Hedgehog
  • 寿  命:10 年

普通刺猬的品种介绍

  普通刺猬又名刺球儿,身体矮小而肥胖。体长16~29厘米,尾长1.5~3厘米,体重350~900克,头宽,头顶刺细而短,嘴尖,眼小,耳短。体背和体侧满布棘刺,头、尾和腹面淡黄色绒毛;吻尖而长,尾短;前后足均具5趾,蹠行,少数种类前足4趾;齿36~44枚,均具尖锐齿尖,适于食虫;受惊时,全身棘刺竖立,卷成如刺球状,头和4足均不可见。

  刺猬是杂食性动物,在野外主要靠捕食各种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以及草根、果、瓜等植物为生。家庭饲养可以自配饲料,以肉类下脚、粮食及副产品、青菜等按比例配合饲养。另外,毛毛虫、甲虫、蜗牛、蚯蚓等小动物和水果也可喂养。

  由于刺猬不能稳定地调节自己的体温,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在冬天时有冬眠现象。遇敌害时则缩成一团,保护自己。刺猬的胆子很小,容易受到惊吓,喜静厌闹,喜暗怕光。它行动迟缓,一般昼伏夜出。它嗅觉灵敏,食量也很小,一般都是在天黑时觅食。

  刺猬每年的6~8月为繁殖期,年产1~2胎,怀孕期35~37天,每胎产3~7仔。初生幼仔全身粉红色,生有白色的软刺毛,双眼紧闭,重约13~15g,20小时左右毛开始竖立起来,并发出吱吱的叫声,10天后才开始睁眼,20天后开始长牙,哺乳期约40天。1年左右性成熟;寿命长达10年左右。

普通刺猬的外形特点

  刺猬是一种体长不过25厘米的小型哺乳动物,成年刺猬体重可达2.5公斤。体背和体侧满布棘刺,头、尾和腹面被毛;嘴尖而长,耳小,四肢短,尾短;前后足均具5趾,蹠行,少数种类前足四趾;蜷缩成团时头和四足均不可见。齿36~44枚,均具尖锐齿尖,适于食虫;除肚子外全身长有硬刺,短小的尾巴也埋藏在棘刺中。受惊时,它的头朝腹面弯曲,身体蜷缩成一团,卷成如刺球状,包住头和四肢,浑身竖起棘刺,以保护自身。和豪猪不同,刺猬的刺不能脱落。刺猬有非常长的鼻子,且它的触觉和嗅觉很发达。它最喜爱的食物是蚂蚁与白蚁。

  在野生环境自由生存的刺猬会为公园、花园、小院清除虫蛹、老鼠和,是不用付薪水的园丁。当然,有时难免也会偷吃一两个果子,这只是说明它饿极了。虽然身单力薄,行动迟缓,却有一套保护自己的好本领。刺猬身上长着粗短的棘刺,连短小的尾巴也埋藏在棘刺中。当遇到敌人袭击时,它的头朝腹面弯曲,身体蜷缩成一团,包住头和四肢,浑身竖起钢刺般的棘刺,宛如古战场上的“铁蒺藜”,使袭击者无从下手。刺猬扒洞为窝,白天隐匿在巢内,黄昏后才出来活动。

普通刺猬的生活习性

  刺猬别名刺团、猬鼠、偷瓜獾、毛刺等; 是异温动物(Heterothermic),因为它们不能稳定地调节自己的体温,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刺猬在冬天时有冬眠现象。

  刺猬除肚子外全身长有硬刺,当它遇到危险时会卷成一团变成有刺的球,它的形态和温顺的性格非常可爱,有些品种只比手掌略大,因而在澳大利亚有人将它当宠物来养。

  刺猬有非常长的鼻子,它的触觉与嗅觉很发达。它最喜爱的食物是蚂蚁与白蚁,当它嗅到地下的食物时,它会用爪挖出洞口,然后将它的长而粘的舌头伸进洞内一转,即获得丰盛的一餐。

  刺猬住在灌木丛内,会游泳,怕热。刺猬在秋末开始冬眠,直到第二年春季,气温会暖到一定程度才醒来。刺猬喜欢打呼噜,和人相似。

  因其捕食大量有害昆虫,故刺猬对人类来说是益兽。

  刺猬的嗅觉灵敏,以昆虫和蠕虫为食,也吃幼鸟、鸟蛋、蛙、蜥蜴等,偶尔也吃农作物。刺猬每年4月开始婚配生育,一年一胎。初生幼仔背上的毛稀疏柔软,但几天后能逐渐硬化变为棘刺。入冬后,进入冬眠,要足足睡上五个月,才肯重新出来活动。猬属在各地都有冬眠现象。分布在阿拉伯、撒哈拉沙漠的沙漠猬进行夏眠;其亲缘种印度猬在断绝粮水的饲养条件下能活4至6周。

  刺猬在夜间活动,以昆虫和蠕虫为主要食物, 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虫子,消灭害虫因此有利于农业。和豪猪不同,刺猬的刺不能脱落。也因为行动缓慢,有时会被高速行驶的车辗死。刺猬的主要天敌是貂、猫头鹰和狐狸等食肉动物。

  当它在环境中发现某些有气味的植物时,会将其咀嚼然后吐到自己的刺上,使自己保持当地环境的气味,以防止被天敌发觉,也使其刺上可能沾染某些毒物,以抵抗攻击它的敌人。

  刺猬是一种性格非常孤僻的动物,住在灌木丛内,会游泳,胆小易惊、喜静厌闹,喜暗怕光、怕热怕惊。剌猬行动迟缓,一般昼伏夜出。刺猬扒洞为窝,白天隐匿在巢内,黄昏后才出来活动,喜欢打呼噜。[4] 刺猬一般能抵抗许多种毒物,但无法抵抗杀虫剂,有时因误食被杀虫剂杀死的虫子而中毒身亡。一般情况下,刺猬会远离人类的活动区域,喜欢把窝做在郊野荒地的边缘或溪流边上。

  刺猬的主要天敌是黄鼠狼、猫头鹰和狐狸等食肉动物。

普通刺猬的喂养方法

  刺猬性格温顺,有些品种只比手掌略大,因而在澳大利亚 和英国有人将它当宠物来养。普通刺猬不易作为宠物饲养。作为宠物的刺猬是由普通刺猬和非洲的“四趾刺猬”杂交培育的,不冬眠,个头较小,不耐寒。

  家庭饲养杂交的刺猬可以自配饲料,以肉类下脚、粮食及副产品、青菜等按比例配合饲养。另外,毛毛虫、甲虫、蜗牛、蚯蚓等小动物和水果也可喂养。刺猬对乳糖敏感,所以不可喂食乳制品。

  刺猬适应能力强,疾病较少,没有传染性疾病,不会随意咬人。一般能存活4-7年。只要饲养管理和卫生措施得当,刺猬是很少得病的,一般用人类相应的药物就可治疗。

  刺猬常见病有肠胃炎、皮癣和蛔虫病。患肠胃炎的刺猬,刺无光泽,行走无力,拉稀、拒食,可减少饲料投喂量,喂土霉素,每只每次一片碾碎拌入饲料中投喂,每日喂3次,也可注射庆大霉素;患皮癣的刺猬,脱白屑皮,可外擦癣药膏、肤轻膏,也可用酯浸烟丝24小时后加入敌百虫药(碾碎掺入)涂擦患部;患蛔虫病的刺猬,食欲不振,困倦无力,可服喂蛔虫净。对未患蛔虫病的刺猬,也要每年驱虫两次,以保证刺猬的健康生长和提高繁殖力。

  检查刺猬是否健壮,一看棘刺的光泽度,二看身躯是否丰满,三看刺团的松紧。棘刺有光泽,身躯匀称丰满,刺团松紧适当的,说明健壮无病,可选种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