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山珍海味来形容一些名贵的食材,而山珍海味又分为上、中、下三类八珍,其中八珍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鱼翅,也就是鲨鱼的鱼鳍。
既然是八珍,鱼翅最大的特点就是贵,贵就有人追捧,趋之若鹜,所以,鲨鱼被人杀,主要原因不是它有多凶猛,而是看中了它的鱼鳍,这就应了那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鱼翅根据取自不同的鲨鱼以及不同的部位,又有许多名字,比如取自后鱼腹的裙翅、长在鲨鱼两侧的钩翅、取自姥鲨的挪威天九翅、来自灰色真鲨的海虎翅等等,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名字其实不过是为鱼翅能卖高价而搞出来的噱头罢了。
不过,这一点也不妨碍一些人追捧,正是因为这样,人对鲨鱼们展开了疯狂的捕杀,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资料显示,从2017年开始到2020年,全世界消耗的鱼翅折合鲨鱼数量平均超过了3000万条。
也就是说每年至少有三千多万条鲨鱼被人割掉了鱼翅,而且最关键的是大多数被割掉鱼翅的鲨鱼在海上就被扔进大海了,这种看似雁过拔毛的动作,实际上跟直接杀死鲨鱼没有什么区别。
那么,割掉鱼翅的鲨鱼为何会死呢?既然把鲨鱼都捕捞上来了,为何人只要鱼翅,很少会要鲨鱼肉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鱼翅就是鲨鱼的鱼鳍,通常一条鲨鱼身上有6-8个鱼鳍,只是尾鳍的上半部分由于过于粗大不适合当鱼翅而已,其他的鱼鳍几乎都是鱼翅,因此当人们捕捞到鲨鱼后,就会将它的“鱼翅”都割下来,然后放回大海,这个动作看起来像是放生,但其实还不如将其直接杀死,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鲨鱼是一种一生都不会停止游动的鱼,这是因为相比较大多数鱼类吞咽式的呼吸(吞水经由鳃过滤),鲨鱼的鳃裂不太适合这种吞咽式,反而适合撞击式,也就是通过不断的游动让海水穿过鳃裂进而高速的获取到氧气。
而能够让鲨鱼持续游动的就是鱼鳍,尤其是胸鳍和尾鳍,将它们人为的砍掉之后,显然鲨鱼就不能游动了,这样很快鲨鱼就会窒息而死。
其次,鲨鱼还是一种猎食者,即便它们能通过甩动尾部移动,但是失去了鱼鳍,它们已经无法控制游动的方向了,这样除非猎物自己撞到嘴里,不然鲨鱼即使不会窒息也会饿死,毕竟它的新陈代谢速率是非常高的。
最后,鲨鱼被割掉鱼鳍后,伤口会持续的流血,这样即使不流血过多而死,也会吸引附近的鲨鱼前来将失去抵抗能力的鲨鱼吃掉,所以与其这样倒不如直接给鲨鱼个痛快来得好一些。
人在捕捞到鲨鱼后,通常是割掉鱼鳍后扔掉,从我们的视角来看,鲨鱼肉对鱼鳍可重多了,但为何很少有人要鲨鱼的肉呢?这要从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利益最大化
鲨鱼是一种需要高速游动的鱼类,这使得人工饲养极其困难,而且在人工饲养下,它们的繁殖力也会下降,因此如今我们餐桌上的鱼翅基本上都来自于海洋捕捞。
在捕捞到鲨鱼后,这些鲨鱼通常被拉上来就割掉鱼鳍扔回大海了,这是因为人主要是要鲨鱼的鱼鳍,而鲨鱼的体型不小,如果将鲨鱼全部放在船舱里,很快就会返航了,而割鱼鳍就不同了,一艘商捕船一次性装上千条鲨鱼的鱼鳍都没有什么压力。
显然,如果鲨鱼肉好吃的话,捕捞上来肯定不会浪费掉,而大多数鲨鱼被捕后割掉鱼鳍就扔掉,足以证明它的肉价值并不高,也就是说不太好吃。不过,鲨鱼也是鱼,还是海鱼,而海鱼大多数肉质鲜嫩,鲨鱼肉又有什么不同呢?这就与鲨鱼的排泄系统有关了。
鲨鱼体型较大,但是负责排泄和生产的泄殖腔却很小,而鲨鱼本身高速的游动新陈代谢速率就很快,会产生大量的废物,此时矛盾出现了,泄殖腔小,排泄量大,怎么办呢?
那就只能在粪便和尿液上下点功夫了,不过粪便很难再次被吸收只能排出了,所以鲨鱼的泄殖腔排泄的通常是粪便占比较大的屎尿混合物,这样就会导致一部分的尿液无法及时排出,不过这也没有难倒鲨鱼,它们进化出了可以将尿液混入血液,然后经由皮肤排出的一套代谢系统。
这就使得鲨鱼的肉和血液中是混有较高浓度的尿液的,在死亡之后,这些尿液会产生较大的氨水味,因此,在吃的时候,这种气味自然就不受人待见了。
鲨鱼从表面上看,体表光滑,貌似可以直接片了做酸菜鱼,但其实,鲨鱼也是有鱼鳞的,只是它的鱼鳞不同于我们常见的骨鳞(硬骨鱼类由真皮骨板形成的雨林),而是由表皮和真皮共同组成的盾鳞,只是它们比较小且排列紧密,所以很难被我们观察到而已。
但是难以被观察到不太表吃不出来,如果不处理的话,这些像小盾牌一样的鳞片会严重的影响口感,也就是说作为一种软骨鱼相比较其他的硬骨鱼,鲨鱼在吃起来会更难处理一些,这同样也是鲨鱼肉不太受人待见的原因之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一种动物被大肆捕杀似乎源头都能指向我国,比如非法捕杀的穿山甲大多数几经周转到达了我国、许多象牙制品也是如此,鲨鱼的“鱼翅”同样也是,这些相似之处其实并不是偶然,因为许多人喜欢盲目的跟风,似乎拥有这些、吃到这些才符合自己的身份,殊不知,这种行为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一些动物的生存,比如濒危的大象、极危和濒危的穿山甲们,鲨鱼也是如此,在疯狂的捕杀下,如今一些鲨鱼也已经成为了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