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一只名为 Wink 的约克夏犬在社交媒体引发关注。这只 4 岁小狗因医院核磁共振检查时绑带过紧导致右后腿组织坏死截肢,一度陷入抑郁。
毕竟,传统宠物轮椅需要胸带固定,每次使用都会磨破腋下娇嫩的皮肤;外挂式假肢则因无法精准适配,跑动时经常脱落。看着它用三条腿蹦跳着追蝴蝶,前爪都磨出血痂,我整夜失眠。林女士展示的手机相册里,记录着尝试七种不同辅助器具的艰辛过程。转折出现在今年8月,浙江大学动物医学院发布的《犬类骨整合假体临床白皮书》引起了她的注意。
浙江大学动物医学院李维教授团队采用 3D 打印钛合金假肢技术,通过 CT 扫描建立三维模型,将带蜂窝结构的钛柱旋入骨髓腔,实现骨骼与假体的生物融合。
术后 Wink 两小时即可站立,次日便能小跑,步态分析显示其地面反作用力恢复至正常犬的 92%。该手术费用约 6 万元,目前科宠医疗已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分期计划,并承诺每台手术提取 5% 利润用于流浪动物救助。
科技带来的改变不止于生理层面。林女士发布的对比视频引发热议:轮椅时期的被公园里的狗狗们绕着走,而装上钛合金腿后,金毛犬Lucky主动凑近嗅闻金属关节,最后两只狗竟追逐嬉戏起来。动物也懂得欣赏科技之美的tag在微博获得2.4亿阅读量。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趁势发起萌宠无障爱公益项目,首批为12只残疾流浪动物募集仿生肢体手术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