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犬逆袭为国际认证搜救犬,它的故事令人感动

北京六环外的顺义区大韩庄村,隆冬时节,草木凋零,潮白河无声流淌,一处“废墟”上却很热闹。在堆砌的瓦砾、水泥管、钢板和轮胎中,一只金毛犬不断奔跑、攀爬、跳跃、嗅闻,大约10分钟后,它响亮地叫了起来,那意味着它“搜救”成功,找到了人。

流浪犬逆袭为国际认证搜救犬,它的故事令人感动

这是一次搜救犬训练,由北京一家民间机构组织开展。该机构目前有12只接受训练的犬,其中9只具备救援能力。不执行任务的时候,犬只在模拟事故现场搭建的场地练习。吠叫是发现幸存者的信号,所以即使在训练中受伤,它们也会保持安静。

合格的搜救犬能在灾难现场发挥人类不可比拟的作用。国家消防救援局官方微博曾发布数据称,在汶川地震救援中,70%的幸存者都是由搜救犬发现的,犬类对气味的辨别能力比人高出百万倍,听力是人的16-18倍,在风力足够的条件下,它们光靠鼻子,就能嗅探到十几米深、直径100-200平方米范围内的人体气味。

某天深夜,训导员胡汇鑫收到四川雅安汉源县遭遇泥石流的消息,她带着搜救犬子满驱车2000多公里赶到现场。在一片坍塌的山体前,胡汇鑫从子满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种“茫然”。熟悉犬只神态的她意识到,这片区域很难找到幸存者了。

这是子满“狗生”第一次执行任务,并未取得什么成绩。不过,在胡汇鑫眼中,它仍然是一只“天才小狗”。几个月前,它参加“考试”,在2000平方米的考场用8分钟找到3名“幸存者”,通过“全球标准搜救犬认证”,主考官是克罗地亚搜救犬协会主席。拥有这份国际“学历”,子满跻身我国一级搜救犬。

一年多以前,子满还是一只流浪狗。作为金毛犬,它身上标志性的长毛脏乱打结,一路跟着胡汇鑫到了训练基地。胡汇鑫从它的体型和排尿习惯判断,它大概半岁。

流浪犬逆袭为国际认证搜救犬,它的故事令人感动

一到基地,胡汇鑫发现,子满捡球捡得非常好,与当时那里一只顶尖搜救犬不相上下。第二天,胡汇鑫带它到训练场地遛达,发现它很兴奋,在废墟上疯跑,“好像天生就属于这里”。胡汇鑫说,寻找它的主人未果后,她决定将子满训练成一只搜救犬,并给它取了名字。

子满是我国第一只从流浪犬“转业”为搜救犬的狗。事实上,胡汇鑫和同事训练出的一级搜救犬不少都是“平民出身”。比如,在广域搜索和废墟搜索领域都通过考试的子歇,是基地创始人钟鸣路过四川绵竹某市场时“对上眼”的;巴特是北京一名失败生意人卖掉的;祝荣和有过地震救援经历的Heaven(意为天堂),原本都是被人遗弃的家养犬只。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宠物新闻

从身份标识到智慧互联:宠物芯片如何重塑我们与毛孩的未来

2025-9-23 17:55:27

宠物新闻

不用奔波送寄养,罗马机场开设狗狗酒店

2025-9-23 17:55:3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