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北海道渔业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扇贝捕捞量大幅下降,而秋刀鱼捕捞量却意外丰收。这一降一升,不仅影响着当地渔民的生计,也在食品市场掀起波澜。
据渔业相关数据显示,北海道本季扇贝捕捞量仅为145,300吨,与去年同期相比锐减9%,仅完成了本季初预计总量267,900吨的54%,而这一预期本身就较上一季实际产量减少了12%。捕捞量的持续下滑,使得市场上冷冻扇贝的供应愈发紧张,价格也随之飙升至历史高位。在北海道的一些渔港,扇贝批发商们纷纷感叹,如今的扇贝价格高得离谱,很多小型加工厂都难以承受。
扇贝捕捞量减少的原因,部分业内人士推测,可能与海洋环境变化有关。近年来,北海道海域的海水温度出现异常波动,影响了扇贝的生长和繁殖。2023年3月下旬,北海道能取湖就曾出现1.8亿只扇贝不明原因死亡的事件,约占当时养殖总量的90%,给当地扇贝养殖业带来重创。另外,自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后,日本水产品出口严重受阻,扇贝主产地北海道受影响显著,出口大幅下滑导致此前库存积压,仓库存储空间不足,部分产区不得不通过免费发放用作学校供餐等方式来减少库存,即便如此,仍对今年的捕捞和市场预期造成了连锁影响。
与扇贝捕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季太平洋秋刀鱼的捕捞作业形势大好。自8月10日开渔以来,8月15—16日,东部北海道港口相继迎来首批渔获,总上岸量近千吨,远超初期预期,为多年来饱受低产困扰的日本渔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而且,本季初期捕获的大多数秋刀鱼体重在130~140克之间,较上一季平均体重大,品质的提升使得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最昂贵的鱼每公斤售价高达3132日元,是2024年价格的四倍多。
秋刀鱼捕获量增加的背后,据日本渔业信息服务中心(JAFIC)研究员分析,温暖的海水温度可能是关键因素。适宜的水温使得秋刀鱼群体停留在北海道和三陆海岸附近的关键迁徙路线,鱼群相对集中,更便于渔民捕捞。此前,秋刀鱼捕捞量已连续多年处于低位,2021年捕捞量比前年减少近四成,仅约18,000吨,连续三年创下有记录以来最低值。如今秋刀鱼捕获量的大幅回升,不仅让渔民们喜出望外,也让秋刀鱼相关产业链看到复苏的希望。在东京的一些鱼市,秋刀鱼摊位前人头攒动,批发商们忙着采购,准备将这些新鲜的秋刀鱼运往各地餐厅和超市。
北海道渔业市场上扇贝与秋刀鱼“一减一增”的局面,生动展现了海洋渔业资源的复杂性与多变性。未来,随着海洋环境的持续变化以及全球市场的动态发展,北海道渔业究竟会走向何方,是继续在波动中调整,还是能找到新的平衡,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