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经济作为国内当下的热门赛道之一,行业内的上市公司们相比较于去年略微有些低迷的表现,今年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然而,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积极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宠物经济中占据最大份额的宠物食品领域,尤其是低价宠物食品在今年屡次被揭露质量问题。这不仅引发了养宠人士对国内宠物食品市场的信任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首先从行业面来看,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2024年的宠物经济还在持续上升,其市场规模成功突破3000亿元,2024年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增长7.5%,达到3002亿元。其中,犬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557亿元,小幅增长4.6%;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445亿元,增长10.7%。
从消费结构分析,2024年宠物食品市场依旧是主要的消费领域,占据52.8%的市场份额。其中,主食和营养品的消费略有增长,而零食消费则轻微下滑。紧随其后的是宠物医疗市场,其市场份额达到28.0%,在这一领域中,宠物疫苗和体检服务保持相对稳定,而宠物药品和诊疗服务则呈现小幅下降趋势。至于宠物用品和服务市场,尽管它们的市场份额较低,分别为12.4%和6.8%,但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与整个市场表现相得益彰的是,宠物上市企业今年的业绩表现同样不俗。如佩蒂股份在今年海外订单充足的情况下,其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尤为瞩目的是在净利润方面的同比增长率达到了630%;中宠股份也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利润同比双增,并且净利润方面还创下了公司的历史新高。
而乖宝宠物作为目前国内宠物上市企业的“一哥”,自上市以来就一直担任着行业内“领头羊”的角色,哪怕是在去年宠物行业整体有所疲软的情况下,也保持着营利双增的势头,而今年的乖宝宠物前三季度同样延续着业绩增长的势头,再次实现了营利双增,并且在净利润方面还比中宠股份高出七成左右。
而经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后发现,今年大部分国内宠物上市企业能够有较为不错的业绩表现,很大程度上跟海外市场业务表现优异有关,但也代表了这些企业对于海外业务的依赖性。因此,哪怕是在今年业绩表现良好的情况下,多家国内宠物上市公司也持续地提到海外经营风险。
而为了避免再次遇到去年的情况,或减少类似情况所带来的影响,对于国内宠物上市公司而言,除了在海外建立相关的工厂或基地等方法以外,打造自有品牌产品和拓展国内市场业务,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在多家宠物上市公司今年发布的财报中可以发现,“自有品牌”相关的字眼以及内容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相关的发展规模也在逐步地扩大。
作为前三季度业绩表现最好的乖宝宠物就曾对于行业发展表示,“和国内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快速发展的自有品牌业务是一大竞争优势。国内宠物食品市场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市场竞争未来将从单纯的价格竞争、渠道竞争演变为品牌竞争。”
而作为乖宝宠物的主要竞争对手们,中宠股份也曾表态称,随着研发投入与品牌建设的加持以及新渠道、新媒体、私域电商等新零售的崛起,国产品牌的市占率显著提升,宠物行业国产品牌的崛起已成定局。
佩蒂股份也直言,在摆脱了海外市场在2023年的波动之后,在国内市场,公司自主品牌业务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在重点发展自主品牌、压缩代理业务的策略下,自主品牌收入规模保持较高增速的同时,毛利率水平稳健提升。
然而,尽管众多企业和品牌在宠物领域积极投入,宠物行业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在今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一则关于劣质宠物粮食消费舆情事件引起了众多养宠人士的关注。据调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宠物粮生产基地,宠物食品年产销量超过130万吨,占据了全国宠物食品市场的60%。然而,每天都有大量劣质宠物粮从这里流入市场,甚至有业内人士透露,“用最差的原料制作最昂贵的宠物食品,这已成为行业的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