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95 后女孩团子曾因抑郁症卧床半年,救助的流浪猫 “咪咪” 用爪子拍醒了她。后来她辞去互联网大厂工作,创立 “呜托邦狗狗幼儿园”,帮助 500 多只宠物找到温暖归宿。
“前几年,我的情绪病到了顶峰,后来是因为跟狗狗们在一起,才治好了我的抑郁。”四月的武汉惠风和畅,在洪山区一个文创园区内,宠物托管师团子(化名)怀抱一只柴犬,向记者讲述了她从都市白领转型“宠物保姆”的创业故事。
早上6点,此起彼伏的犬吠声中,团子和同事已经开始忙着打扫犬舍,这与几年前她在北京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上班的情景,截然不同。
“我家里从小养宠物,多年的养宠经验让我对它们有特殊的情感。”团子介绍,2019年她因工作压力等一些因素,患上抑郁症后离职养病,正是家中她救助的小猫和小狗,成为她走出阴霾的精神支柱。
这段经历让团子萌生了投身宠物行业的念头。起初,团子在家中承接宠物寄养,逐渐发现市场需求远超预期,“最多时家里挤了将近20只的狗狗,但家庭寄养环境有限,狗狗叫声扰民、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去年,团子和朋友一起在武汉正式创立“呜托邦狗狗幼儿园”,将上海、深圳等地的成熟托管模式引入本地。
“武汉年轻人多,养宠群体庞大,但许多人因工作、旅行无法长期陪伴宠物,急需专业机构分担压力。”团子介绍,除了临时托管的宠物狗,许多“特殊需求”的宠物找到了归宿,和这些动物在一起的每一天她都感觉很充实。
有一只诺维奇梗犬“多多”,后腿残疾,被主人托管到园区后,团子为它定制康复计划,每天按摩、训练,还咨询专业医生调整护理方案。
还有一对患有糖尿病、失明的高龄犬“兄弟”,曾在这里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它们的主人年迈体弱,无力照顾,我便接手了。”团子为它们布置防撞软垫、穿戴尿不湿,甚至买来婴儿车推着晒太阳。“临终前,我整夜守着,告诉它们‘不要怕,我会陪你走到最后’。”
在这个特殊的“幼儿园”里,团子和她的伙伴们用专业与温情搭建起跨越物种的情感桥梁,正如她所言:“每只宠物都值得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