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趋势和单身独居青年比例的上升,加上人均收入的增加,共同助推宠物经济蓬勃发展。
随着科学养宠观念的深入和养宠高峰推移带来的宠物老龄化趋势加深,宠物医疗赛道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内宠物医疗市场的乱象,恰好构成宠物医院连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宠物药品和宠物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进程,都已经走在路上。
三周以前,江西上饶一小区由于新冠疫情,对小区内的家养宠物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此事件被宠物主网络曝光后,引发社会关注,迅速窜上微博热搜。
上饶宠物事件引发的舆论旋涡,背后折射当代中国社会的养宠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过去,宠物犬猫更多是被视作看家护院、捉老鼠的功能性角色。然而,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攀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提升,大众的养宠心态也发展了根本性的变化。
随着养宠观念的变迁,宠物产业整体规模也快速扩张。根据艾瑞咨询《2021年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中的测算,中国宠物行业规模自2015年的725亿元快速攀升到了2020年的2988亿元,这六年间的复合增速高达32.8%,艾瑞预估到2023年该产业规模将突破4400亿元。
一、中国宠物产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1.人口结构变迁和收入提升是养宠经济蓬勃的深层动因
随着人口结构变迁,退休老人和都市独居青年的规模不断攀升,他们对于增添生活情趣、解压、舒缓孤独的需求格外强烈,而饲养宠物则刚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对于老年人来说,宠物是退休生活中的一个伙伴。截至2020年末,我国离退休人员近1.3亿。并且,根据人社部公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十四五”期间新退休人数还将超过4000 万人。另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中国的老龄化程度还将进一步加深,预计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将达到最高峰,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将接近3.8亿,届时有着陪伴和增添生活情趣作用的养宠行为,势必迎来更加强劲的需求。
对成年人来说,宠物是繁忙工作中的一个朋友。除老龄化问题外,都市独居青年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就已经高达2.4亿人,其中有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一数字会接近1亿。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深和都市独居人群规模增长,双重动因驱动宠物需求市场的持续走高;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带来人们养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可以预见的是宠物数量的持续攀升和对养宠质量的更高要求。
2.对标发达国家,我国宠物经济规模仍有待进一步释放
在我国,养宠类型以犬猫为主,因此我们主要从犬猫宠物经济入手进行分析。截止2020年,我国城镇犬猫数量已经超过1亿只,其中,犬的数量为5222万只,猫的数量为4862万只。据兴业证券,目前我国的宠物家庭渗透率还只有22.8%,距离西方发达国家的渗透率仍有较大差距(美国67%、澳大利亚62%、英国44%)。未来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进一步提升和人口结构变迁带来的养宠需求提升,中国的宠物经济市场空间还有待进一步释放。
二、宠物医疗空间广阔
随着宠物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宠物医疗市场将水涨船高。
1.当前我国宠物消费市场结构仍相对不成熟,发展空间大
据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研究报告》,2020年我国宠物医疗消费占整个产业的比例为25.8%。然而,据国际动物保健联盟(IFAH)统计,2020年成熟市场宠物医疗产值占比高达38%。此外,通过对比中美两国核心的宠物企业与赛道也可以发现,美国的宠物行业前五名的公司中有两家都是从事宠物医疗赛道的,而中国当前核心的宠物企业主要集中于宠物食品、零售和用品。
对比中美所饲养的犬猫品种可以发现,除部分中华田园猫和田园犬外,中美两国主要饲养的犬猫品种结构较为接近,因此犬猫的常见疾病也会比较接近,但是美国的宠物医疗产业花费却是中国的4.3倍(平安证券)。
2.科学养宠理念逐渐被大众接受
根据艾瑞咨询《2021年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的调研结果显示,现如今大部分宠物主都将宠物视作具有陪伴功能的朋友,宠物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角色而非单纯的功能性角色。随着宠物主对于宠物定义的变迁,宠物主对养宠的要求也从只满足基础的食物需求,进一步向着既满足宠物食物需求,又能满足健康需求,甚至进一步满足宠物心理健康需求的科学养宠进阶。根据艾瑞咨询《人宠协同发展—2021年宠物科学喂养研究报告》显示,有关宠物主养宠理念的调研结果显示,仅有1%的宠物主满足于仅保证其温饱的佛系养宠,有高达31%的宠物主选择注重科学养宠,追求宠物身心健康与外在形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