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行业的 “饿了么时刻”:即时零售,才是下一个万亿战场

来源:萤萤管理咨询

前几天刷到饿了么灰度测试改名为 “淘宝闪购” 的消息,骑手也换上了橙黑色的 “赛车手” 制服。客服说只是 “名称变更”,但明眼人都懂,这根本不是改名,而是阿里从 “送餐饮” 到 “送万物” 的战略跃迁 ——即时零售,才是存量时代的新增长曲线。

这一幕,像极了现在的宠物行业。

2024 年中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突破 3002 亿元,赛道里挤满了玩家。但同质化竞争早已白热化:你做低温烘焙粮,我也跟着宣称 “高鲜肉含量”;你推智能猫砂盆,我就换个颜色低价冲量;甚至宠物美容的流程、直播间的话术,都能被原样照搬。

很多从业者陷入焦虑:远场电商流量见顶,线下门店辐射范围有限,低价抄款层出不穷,新的增长点到底在哪?

饿了么的转型已经给出答案:当单一赛道卷无可卷时,真正的破局点,是从 “单一产品售卖” 转向 “即时生态服务”。而宠物行业,正迎来属于自己的 “饿了么时刻”——即时零售,不是可选项,而是必答题。

01

宠物电商的 4.0 革命:从 “等快递” 到 “分钟达”

饿了么的转型,本质是电商从 3.0 社交电商迈向 4.0 即时零售的必然。宠物行业的电商演进,同样遵循这个逻辑。

宠物电商 1.0:线下宠物店。品类有限,价格不透明,依赖线下流量。

宠物电商 2.0:远场电商。淘宝、京东的宠物专区,品类丰富但时效慢,买袋猫粮要等 2-3 天。

宠物电商 3.0: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短视频种草,解决了 “怎么买” 的问题,但没解决 “急着用” 的痛点。

宠物电商 4.0:即时零售。用外卖的速度,送宠物的 “万物”,3 公里内 30 分钟送达,这才是宠物主人真正的刚需。

养宠人都懂这种紧急场景:半夜发现猫砂盆空了,宠物突然呕吐需要益生菌,出差前忘买便携饮水器 —— 这些需求,远场电商的 “次日达” 根本满足不了,线下门店可能早已关门。

而即时零售,恰恰补上了这个缺口。京东宠物的 “小时达” 服务,最快能做到 6 分 25 秒极速送达;安徽中态科技的 “智能云仓 + 即时配送”,23 个城市的用户能 28 分钟收到宠物药品和用品;珀迪科技的 “萌速达” 闪电仓,在长三角社区的渗透率已经超过 60%。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 “配送升级”,而是宠物行业的 “人 – 货 – 场” 重构:从 “人找货”(主动搜电商)到 “货找人”(前置仓就在楼下),从 “满足基本需求” 到 “响应即时刚需”。就像饿了么从 “饿了才打开” 变成 “随时能下单”,宠物即时零售正在让 “应急购” 变成 “日常购”。

02
近场 VS 远场:
宠物行业的 “最后一战”饿了么改名的核心逻辑,是用 “近场电商” 的高频打败 “远场电商” 的低频。这个逻辑,在宠物行业同样成立。

1. 近场:3 公里内的 “生存战场”

传统远场电商的痛点,在宠物行业被无限放大:

时效差:宠物粮、猫砂属于重物,快递运费高,还可能漏包破损;

应急弱:宠物生病要用药、突发状况需要尿垫,等快递的时间里可能误事;

体验缺:无法直观感受宠物玩具的材质、零食的气味,退换货成本高。

而近场即时零售,刚好解决这些问题。中态科技在社区周边布局 80-120 平米的智能前置仓,覆盖 2000+SKU,从猫粮狗粮到应急药品一应俱全,3 公里内履约时效稳定在 28 分钟左右。京东宠物的 O2O 门店已经覆盖 45 个城市,1000 多家门店实现 “3-5 公里内 47 分钟送达”,双 11 期间甚至创下 6 分 25 秒的配送纪录。

对宠物主人来说,这已经不是 “买不买得到” 的问题,而是 “能不能马上拿到” 的体验升级。

2. 高频:从 “刚需” 到 “习惯性下单”

远场电商的打开场景是 “有计划采购”,可能半个月才打开一次;而即时零售的打开场景是 “即时需求”,频率高到能养成习惯。

宠物主人的需求天然高频:猫砂 3-5 天要补一次,狗粮每周要囤,零食、玩具是日常消耗。当 “打开 APP→下单→半小时收货” 的路径形成,用户就会从 “应急买” 变成 “日常买”。数据能证明这一点:中态科技的单仓日均订单突破 200 单,用户月复购率高达 45%,远高于传统宠物店 28% 的行业均值;“萌速达” 闪电仓的客单价稳定在 85-120 元,复购用户占比超过 60%。

商业的本质是流量,高频的即时需求,正在成为宠物行业新的流量入口。就像淘宝闪购带动淘宝日活增长 20%,宠物即时零售也在重塑用户的消费习惯 —— 未来,用户想到宠物用品,第一反应不是打开淘宝京东,而是打开能 “分钟达” 的即时零售 APP。

03
改名的背后:
宠物行业的 “三大战略跃迁”

饿了么改名为 “淘宝闪购”,不是简单的品牌替换,而是阿里生态的协同布局。宠物行业要做好即时零售,同样需要完成这三大战略跃迁。

1. 品牌整合:借大平台流量,降低获客成本

饿了么的核心优势,是借助淘宝近 9 亿活跃用户的流量红利,打破 “外卖平台” 的固有认知。宠物行业的玩家,也在走同样的路。

京东宠物联合达达集团推出 “小时购”,把京东的供应链、物流优势与本地门店结合,上线 6 个月就布局 45 个城市,1000 多家门店;天猫超市直接在首页开辟独立宠物生活入口,与皇家、麦富迪等 9 大品牌签约直供,推出 “重粮上门、准时达” 服务,宠物用品三年增长近 40%。

对中小品牌来说,与其独自搭建即时配送网络,不如借力大平台的流量和履约能力。就像中态科技对接美团、饿了么六大配送平台,用 “智能调度系统” 匹配最优运力,把履约准时率做到 98.6%—— 品牌专注产品和服务,平台负责流量和配送,这才是最高效的协同模式。

2. 心智重塑:从 “卖产品” 到 “做服务”

饿了么改名的关键,是打破 “饿了才用” 的用户心智。宠物即时零售的核心,也不是 “送得快”,而是 “服务得好”。

美国宠物巨头 PetSmart 的转型很有启发。它曾经只是个宠物用品零售商,濒临危机时转型为 “提升宠物生活品质的场所”,拓展美容、训练、医疗等服务,还在店内设领养中心,形成 “领养即消费” 的闭环。后来收购电商平台Chewy.com,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最终估值达到 87 亿美元。

国内的玩家也在跟进:“萌速达” 不仅送产品,还能自动提醒宠物驱虫时间,季节交替时推送健康注意事项;中态科技与宠物医院合作,开通 “紧急送药” 绿色通道,还提供宠物健康档案、智能喂养建议等数字化服务。

当用户觉得你不只是个 “卖猫粮的”,而是 “能解决所有宠物问题的专家”,即便有低价抄款,也抢不走你的客户 —— 这才是真正的心智壁垒。

3. 生态协同:从 “单点爆款” 到 “全场景覆盖”

饿了么的逆袭,靠的是从 “单一帐篷” 到 “露营套装 + 迭代” 的产品矩阵。宠物即时零售要站稳脚跟,同样需要构建 “产品 + 服务 + 履约” 的生态闭环。

供应链协同:中态科技与 50 余家知名品牌直采合作,用 “热力图布仓模型” 精准预测需求,让仓储利用率提升 37%,滞销品占比降至 5% 以下;

服务协同:“萌速达” 不仅配送商品,还针对冷藏鲜食配恒温箱,易碎品用特殊包装,特殊药品安排专业人员上门;

履约协同:京东宠物整合本地门店和达达配送,实现 “线上下单、门店发货、分钟级送达”,把远场电商的 “全品类” 和近场电商的 “快时效” 结合起来。

这个生态闭环,抄袭者根本抄不走。你能抄我的产品,但抄不走我的前置仓网络;你能抄我的配送时效,但抄不走我的品牌直采供应链;你能抄我的服务话术,但抄不走我的用户健康档案和个性化推荐。

04

宠物行业的终极竞争,

是 “近场生态” 的竞争

饿了么的改名,标志着电商行业的 “最后一战” 已经打响。而宠物行业的战争,才刚刚进入下半场。

当 3000 亿市场规模遇上同质化困局,当远场电商流量见顶遇上即时需求爆发,宠物行业的竞争逻辑已经变了:不再是 “谁的产品更便宜”,而是 “谁能更快满足用户需求”;不再是 “谁的爆款更多”,而是 “谁的生态更完整”;不再是 “谁的品牌更知名”,而是 “谁的用户更依赖”。

就像 PetSmart 从濒危企业成长为 87 亿美元巨头,核心不是卖了更多宠物粮,而是构建了 “产品 + 服务 + 全渠道”的生态;就像中态科技和 “萌速达” 能快速崛起,关键不是送得快,而是把 “快” 变成了 “可依赖的服务”。

未来,宠物行业的赢家,一定是那些看懂了 “饿了么时刻” 的人 —— 他们不再纠结于单一产品的胜负,而是聚焦于 3 公里内的 “人 – 货 – 场” 重构,用即时零售打通产品、服务和履约的最后一公里。

毕竟,对宠物主人来说,给毛孩子的爱,从来都等不起。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