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西部小动物临床兽医师大会
一场直播活动意外成为热点,民警与企业负责人联手揭秘一桩宠物假药案的侦破过程,背后暴露的却是宠物用药市场混乱的冰山一角。

11月20日下午,一场以“警企联手斩假药 守护萌宠保安全”为主题的直播活动在浙江海正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内举行。“当时太焦虑了,整个团队的心都揪着。”浙江海正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玲丽谈及假药案时,仍难掩后怕。2024年6月,海正动保发现自家生产的兽药“海乐妙”被人仿制销售。
2024年中国兽药协会宠物医药分会举办的“共建公平竞争环境,护航新质生产力”恳谈会会上,海正动保宠物业务事业部总经理王俊就曾指出不少代工企业甚至制假企业的出现,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并将整个行业拖入价格战的漩涡。
假药不仅扰乱市场,更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毁掉企业多年积累的品牌信誉、危及宠物生命。
11月21日,海正动保公告显示,历时一年半的“海乐妙假药案”终告破获,两名犯罪嫌疑人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28万元。

杭州市公安局富阳区分局民警王臻在直播过程中讲述了这起仿制销售兽药案的侦破全过程。假药案的爆发始于2024年6月,敏锐的消费者在包装盒上发现关键线索:“米尔贝肟吡喹酮片”的规格栏中,“吡喹酮”被错印为“呲喹酮”。随后更多异常曝光:二维码模糊、印刷粗糙、批号异常等。海正动保紧急排查后发布公告,确认7个批次(3K23006、3K23008等)遭恶意仿冒,并首次明确“线上无6片装正品”的渠道特征。

犯罪团伙的造假手段堪称“精准复刻”:通过盗用正品批号、伪造防伪标签,将假货混入非授权电商渠道销售,更让人吃惊的是部分假药竟能通过国家兽药APP验证。富阳公安的跨省追查揭露了横跨十城的产业链网络,最终在仓库查获数万盒未流入市场的假药。2024年8月,犯罪嫌疑人赵某某被抓获归案。主犯奉某在扎实的证据链面前,于2025年3月迫于压力主动投案。这起案件的侦破,展现了公安机关打击宠物假药的决心与能力。
无独有偶,在礼蓝动保的专项行动中,历经两年通过技术监测与数据分析锁定多个制假窝点,并协同公安机关及第三方专业机构展开跨省联合执法,成功破获一系列制售假冒驱虫药“拜宠清(Drontal)”的重大案件。行动中查获大量仿冒药品及包装材料,有效切断了假货流通链条,涉案主要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措施。

今年8月上海宝山警方在“砺剑2025”系列专项行动中,成功破获一起销售假冒品牌宠物驱虫用品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查获假冒品牌宠物驱虫项圈及驱虫滴剂5万余件,涉案金额500余万元。

《2024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内地宠物医疗行业市场规模约735亿元人民币,约占整个宠物市场的24.5%。宠物医疗从2016年接近200亿元增长到如今的700多亿,在整个宠物市场规模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宠物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宠物人性化趋势的兴起、宠物饲养数量的增加以及人们对动物健康意识的增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将宠物视为家庭的一部分,全球宠物药品支出激增。
然而,在这条高速增长、资本涌入的黄金赛道背后,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阴影。巨大的市场蛋糕和丰厚的利润空间,不仅吸引了正规企业的深耕,也招徕了不法分子的觊觎。宠物药品市场正面临着假药泛滥、监管滞后与市场混乱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庞大的市场需求与宠物主迫切的心理,为假药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当宠物罹患疾病时,主人往往不惜重金寻求特效药,这种“病急乱投医”的心态,使得线上渠道、乃至部分线下宠物店成为假药流通的重灾区。假冒伪劣药品通常成本极低,包装却足以以假乱真,它们以略低于正品的价格销售,利用消费者希望省钱又渴望治愈的心理,悄然混入市场。
另一方面,相较于成熟严格的人用药监管体系,宠物药品的监管力度和消费者认知均存在短板。虽然我国对兽药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但面对层出不穷的造假技术和隐蔽的线上销售手段,监管力量仍显不足。许多宠物主缺乏辨别药品真伪的意识和知识,轻易相信非正规渠道的宣传,无形中助长了假药的生存空间。

此外,宠物医疗行业高度的专业壁垒导致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普通宠物主很难深入了解每一种药品的成分、疗效和副作用,其用药选择高度依赖兽医的处方和建议。这种依赖性,使得个别不法从业者可能为牟取暴利而使用或推荐来路不明的药品,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混乱。
宠物假药问题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伴随着全球宠物市场的繁荣而蔓延开来的一项共同挑战,其跨境流通和隐蔽生产对世界各国的监管体系构成了严峻考验。
在北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年来已多次发布关于假冒宠物驱虫药和抗生素的公共警告。这些假药通过仿造知名品牌的外观,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上以大幅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不仅无法预防心丝虫等疾病,甚至含有对宠物有害的非法成分。

欧洲联盟知识产权局(EUIPO)在2024年的报告中指出,宠物用品(包括药品)已成为假冒产品的十大高风险类别之一。犯罪团伙往往利用欧盟内部便捷的物流体系,将假药从监管宽松的地区转运至主要消费国,使得追踪和打击难度倍增。
在拉美,墨西哥国家农产品健康、安全与质量局(Senasica)在2025年2月曾连发三则关于假冒动物药品的健康警报。这些伪造的镇痛药、疫苗和抗生素通过社交网络推广,普遍缺乏使用说明、剂量和警告信息。

这一顽疾的治理之所以困难,在于其背后是一条利润高昂、查处艰难的非法产业链。从简陋的地下作坊生产,到线上平台的隐蔽销售,再到跨境物流的输送,假药制售的每个环节都极具隐蔽性。同时,宠物主寻求低价药品的心理、部分地区监管力量的不足以及不同国家间法律标准的差异,都为全球协同治理设置了障碍。
治理对策:多方合力共筑防线
政府部门正在通过强化立法、严格执法与专项治理行动,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农业农村部于2025年发布的《规范兽药使用专项整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明确将“整治网络违规经营兽药行为”列为重点任务,旨在切断假药线上流通的主要渠道。

执法机关则不断提升打击精度与效能,推动行刑衔接,对假药犯罪形成强大震慑。杭州市富阳公安“海乐妙”案的跨省追捕,都体现了公安机关“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的执法思路。这不仅是事后追责,更是通过主动出击,从源头上压缩犯罪空间。
生产企业作为利益攸关方,正从“被动受害”转向“主动防御”,积极构筑技术护城河。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资金升级防伪溯源系统,并通过授权合作,将产品稳定供应给正规的宠物医院和诊所,确保优质药品通过可信渠道流向市场。头部企业还与大型连锁宠物医院建立“直供”关系,从源头保障医院药房的药品真实性。

在此防线中,宠物医院与宠物医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守门人”角色。我们是接触患者的一线,能够最先发现因使用假药而导致的异常病例。同时,我们宠物医生也是宠物主人最信赖的专业顾问,其开具的每一个处方、推荐的每一款药品,都应以专业的诊断为依据,并主动向宠物主普及真假药品辨别知识,引导消费者养成“从正规医疗机构购药”的牢固习惯。
行业组织与平台则在规范医疗机构行为上发挥作用。需要协会通过持续的职业教育和伦理规范,强化执业兽医的责任意识与鉴别能力。同时,通过推动引导资源向合规、优质的宠物医疗企业倾斜。

最终,消费者教育是巩固这道防线的基石。各级监管部门、兽医及媒体持续向宠物主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患病务必前往正规宠物医院诊断,遵从兽医开具的处方,在医院药房或授权渠道取药,并警惕任何价格过低、来路不明的线上商品。当每一位“宠物家长”都建立起“寻医问药,先问医生”的消费习惯时,假药将彻底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海正动保的这场主题直播活动,揭开的不仅仅是一桩案件的破获,更是我们整个宠物医疗行业面临的真实战场。动保品牌、宠物医生奋战在救治一线,为每一个毛孩子的生命健康殚精竭虑;而假药的阴影,却始终在背后虎视眈眈,如同一次次无声的“捅刀”,不仅危及我们视若家人的宠物,更在侵蚀我们与宠主之间珍贵的信任。正因如此,我们更需携起手来。让每一次专业的诊断、每一张负责任的处方,都成为刺向假药最锋利的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