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雄鹰杯】湖南农业大学全力备战第十届“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

来源:雄鹰杯大赛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以扎实的组织筹备与卓越的人才培养成效,通过 “以赛促学、以赛育人” 的培养模式,构建了从校内选拔到赛前特训的全链条培育体系,展现了农林高校在兽医实践教育领域的标杆作用。


多维联动:构筑科学选拔体系

湖南农业大学以第十三届 “大连三仪杯” 动物医学技能竞赛为选拔平台,构建了 “理论 + 实操” 双轨考核机制。学校教务处以湘农教发〔2025〕24 号文件统筹部署,动物医学院联合大连三仪集团、湖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等单位,形成 “校 – 企 – 行” 协同育人格局。

理论竞赛环节,由学院各学科组专家命题,教务处考试中心全程监督试卷印刷,学院领导班子深入考场巡考,确保公平公正。47 支队伍 235 名选手经过激烈角逐,最终 16 支队伍(80 名选手)脱颖而出,分专业组与非专业组展开决赛。决赛项目紧扣 “雄鹰杯” 核心内容,涵盖 “现场技能竞赛”“显微镜使用及微生物涂片观察” 等实操考核,其中专业组的兔胃切开术、腹壁缝合等操作,展现了选手扎实的外科功底。

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娄敏巡考

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婵巡考

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杨国顺在开赛仪式致辞中强调:“技能竞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试金石,更是培养创新型兽医人才的重要载体。”动物医学院院长易金娥表示,学院将以竞赛为契机,持续深化“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

校、院领导与师生出席开赛仪式

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杨国顺为大赛致辞

动物医学院院长易金娥讲话

匠心育才:锻造实践技能铁军

为冲刺 “雄鹰杯” 大赛,动物医学院组建了临床诊疗经验丰富的教授团队,为选手打造 “理论夯实 – 实操强化 – 模拟实战” 的闭环训练体系。学院专门开辟动物外科手术室与临床检验实训室,形成专业化训练基地。

1、理论筑基:精准靶向教学

杨凌宸老师担任理论导师,为选手定制学习资料,每周开展两次专项测试与知识竞答。训练聚焦小动物医学核心知识点,通过 “专题测试 + 模拟竞答” 模式,帮助选手构建系统知识框架。某次模拟测试中,选手们在 “麻醉药物剂量计算”“手术并发症处理” 等高频考点上的正确率提升 37%,展现了理论训练的显著成效。

2、实操淬炼:规范与效率双提升

向建洲、杨凌宸两位老师深耕临床多年,针对兔胃切开术开展 “分步拆解 – 实时纠偏 – 重复强化” 训练。从手术器械握持到胃浆膜肌层缝合张力调节,全程贯穿无菌操作原则。首次活体训练中,选手虽耗时近 1 小时完成手术,但通过导师 “每步操作标准化” 的严格要求,最终将手术时间压缩至 40 分钟内,缝合精度达到 “针距均匀、组织对合严密” 的竞赛标准。

湛洋老师则带领选手开展血涂片制备与判读特训,聚焦“制片-染色-判读”三大核心环节。训练融入竞赛评分标准,选手们在推片角度、染色时间控制等细节上反复打磨,最终镜检判读准确率达98%,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识别误差率低于2%。


以赛育人:书写实践教学新篇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秉持 “理论授课、实验授学、比赛授技” 的教学理念,自 2006 年以来累计多年赛事经验,学生代表队在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此次 “雄鹰杯” 备赛过程中,学院将 “多元常态,联动育人” 工作特色融入每个环节,不仅选拔培养了李东旭、唐泽胜等 4 名优秀选手,更带动了全院学生 “学技能、强本领” 的学习热潮。

正如向建洲老师在训练中强调:“农大学子参赛就要冲着大奖进发!” 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正成为湖南农业大学培养 “理论扎实、技术精湛、医德高尚” 新时代兽医人才的生动注脚。未来,学校将继续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为我国小动物医学领域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