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伴侣动物(宠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宠物医疗国标立项论证

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

随着科学养宠理念普及与宠物产业规模扩大,宠物医疗服务对规范化、专业化需求愈发迫切。但当前宠物临床诊疗存在标准缺失、流程不一等问题,制约行业质量提升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快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是推动我国宠物医疗从“经验驱动”迈向“标准引领”的关键一环。

2025年7月29日,全国伴侣动物(宠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就赣南研究院牵头,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国宠先进科学技术(江西)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申报的《猫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诊断技术规范》《猫脂肪肝病诊断技术规范》《犬肥胖症诊断技术规范》《犬特应性皮炎诊断技术规范》《犬猫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五项推荐性国家标准申报项目开展立项论证。

图/全国伴侣动物(宠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立项论证会

会议由北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郑瑞峰主持,专家组成员涵盖科研院校、监管机构、宠物诊疗等单位专家,包括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执业兽医事务处高级兽医师魏巍,全国伴侣动物(宠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夏兆飞,全国伴侣动物(宠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会长正高级兽医师刘朗,全国伴侣动物(宠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食品检验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谢翔燕,北京美联众合转诊中心医生孙莉苑、王帆,北京中农大动物医院高级兽医师黄薇,以及瑞辰华诺动物医院北京中心医院博士张海霞。全国伴侣动物(宠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秘书长周春华出席。

图/标准立项论证会现场

经推举,标委会副主任委员刘朗担任专家组组长,主持标准审查论证。专家组对标准的立项必要性、技术科学性、体系规范性及实际可行性进行了全面审查。五项拟立项标准紧扣临床高发病种和关键操作环节,坚持“临床导向、实用为本、体系完善、对标国际”的原则,构建了多维度、可操作、具推广性的诊断技术规范。其中,猫心肌病和脂肪肝病标准将完善猫科重大慢病的早筛路径;犬肥胖与特应性皮炎标准将推动代谢与免疫类疾病的分级管理和精准诊断;临床输血标准则填补安全用血领域空白,为宠物医疗诊疗全流程提供标准支撑。

此次审查,专家们凭借专业积淀为标准把关,确保立项标准符合产业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最后,专家组建议,应尽快对标准文本进行修改完善,按国家标准立项程序提交正式申报材料,确保高质量、高水平推进标准立项工作落地实施。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