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宠物行业白皮书
白皮书团队讯,今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正式发布。根据日内瓦联合声明,美方将取消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24%“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24%反制关税;剩余的10%关税,双方则同步予以保留。由此,中美在本轮"贸易战"中构建起了一道难得的"缓冲带"。
聚焦宠物行业,相较于显性的关税调整,联合声明中"暂停非关税反制措施"的条款势必将引发更深层次的行业变革。
成本减压阀:出口、进口双利好 对出口导向型宠物企业而言,24%关税的暂停相当于阶段性成本释放。主粮、零食等大宗商品的生产端可能加速产能释放,而智能设备、医疗用品等技术密集型品类则获得重新评估海外市场定价策略的空间。二级市场的波动也印证了这一变化,截至5月12日收盘,A股宠物板块迎来全线上涨。 但风险同样存在,有分析师此前指出,部分过度依赖关税套利的企业存在明显估值泡沫。即使是10%的基准关税,也仍会淘汰竞争力较弱的企业。企业需警惕将短期成本优势转化为长期市场策略的认知偏差——10%的基准关税仍显著高于常规贸易税率,且90天后的关税走向依然不可预估。 进口端同样迎来结构性调整机遇。高端宠物食品、药品的跨境流通成本下降,可能激发渠道商的备货积极性。此前,白皮书团队在对部分美国进口品牌代理商进行试询价时,已遇到由于关税引发的断货问题。 而此次关税的调整,也让进口品牌有了90天的重新权衡本地化战略的窗口期:是继续维持跨境调拨的轻资产模式,还是加速在华生产布局以规避未来政策风险,这将成为决策层的关键考量。
供应链弹性的三重考验 关税窗口期本质上是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一次压力测试: 体现在区域布局的灵活性上,企业需要评估现有产能分布能否支撑不同关税场景下的成本优化; 其供应商体系的抗风险能力,特别是在原料采购全球化程度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单一来源依赖可能放大政策波动冲击; 库存管理的动态平衡能力,既要避免过量囤积导致的资金占用,又需防范窗口期结束后可能出现的供给缺口。 而相较于显性的关税调整,联合声明中"暂停非关税反制措施"的条款可能产生更深远影响。技术标准互认、检测认证流程简化等制度性松绑,正在重构行业竞争要素。对于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这降低了进入对方市场的隐性成本;但对技术储备不足的企业,可能面临更激烈的标准竞争。这种变化实质上也抬高了行业的技术准入门槛。
90天后的战略迷雾
政策窗口期的最大价值,在于给予企业校准战略坐标的缓冲时间。但需清醒认识到,当前调整方案本质上是过渡性安排,10%的基准关税仍构成持续性成本压力。 企业至少需要构建三层防御体系: 1、关税弹性机制:建立可快速切换的关税应对预案,包括报关策略优化、区域产能调配等; 2、成本动态管控:形成原材料价格、汇率波动、政策成本的联动对冲模型; 3、市场多元化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构建区域互补的渠道网络。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双方工作层磋商机制的建立,意味着未来关税调整可能进入高频波动周期。企业决策机制需从"应对式响应"转向"预判式布局",将政策变量深度嵌入战略规划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