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行业正迅速发展,新兴的宠物职业助力人宠和谐共处。宠物行为调整师通过改善问题行为,降低宠物被主人遗弃的可能性。而专门负责宠物出行的服务行业也在逐渐兴起,帮助饲主解决携宠出行的难题。随着宠物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宠物友好”经济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宠物经济的发展需要兼顾“人宠矛盾”,促进养宠人群素质的提升,才能实现人宠和谐共处。近日,四川成都一家宠物训练学校的草坪上,年轻的犬类行为调整师郑影松正在对多个品种的狗狗进行训练。这些狗狗之前因咬人、打架等问题被主人送来接受行为矫正。宠物行业规模已超过两千亿元人民币,新兴的犬类行为调整师、宠物司机等新职业因此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犬类行为调整师的作用是帮助狗狗更好地融入人类生活环境,实现人宠和谐共处。通过改善问题行为,降低狗狗被主人遗弃的可能性,是郑影松从业的初衷。
他认为,宠物的问题行为主要源于主人未能履行管理责任或者错误引导,导致问题逐渐加剧。为此,他建议饲主参加“亲子培训课”,在矫正宠物不当行为的同时,转变饲养观念和习惯。目前,郑影松每个月要训练10余只狗狗,每只每月的训练费从3000元至5000元不等,而“90后”和“00后”饲主是主要的客户群体。每个宠物都是独特的个体,训练狗狗就像教育小孩子一样,通过反复练习它们就能慢慢养成好习惯。陪同宠物参与训练的饲主张雨歌说,他家的柯基曾因不良行为给邻居带来困扰,但通过训练,柯基的问题行为已经有所改善。“我们希望文明养宠,增加社会对养宠人士的好感。”根据《宠物行业蓝皮书:2023中国宠物行业发展报告》,到2023年,中国养宠数量将增至近2亿只,宠物市场规模也将增至近2500亿元。随着“人宠和谐生活”产品成为“潜力股”,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个领域。专门负责宠物出行的服务行业也在悄然兴起。
今年2月,成都的养宠人士张睿发起了“狗狗巴士”服务,帮助没有车的饲主解决携宠出行的难题。目前,他的车队已经有99名司机。他们的“狗狗巴士”上安装了宠物专用的安全带等设备,以保护宠物的安全。在接单之前,他们会提前了解饲主在互联网平台的信誉度以及宠物的身体状况,然后按照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接送宠物。“最常去的目的地是宠物医院、宠物乐园和宠物商场。”张睿介绍说,平台每个月能接到70至80个订单。“以宠物为中心”的新消费场景层出不穷,体现了人们对“宠物友好”经济的需求。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璐认为,中国宠物数量庞大,催生了宠物食物及用品、免疫和治疗、清洗照看等细分市场的发展。未来,宠物市场将越来越精细化和规范化。“宠物经济”的发展需要关注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性”,即兼顾“人宠矛盾”,促进养宠人群素质的提升,才能实现人宠和谐共处。总之,宠物行业正迅速发展,新兴的宠物职业助力人宠和谐共处。
宠物行为调整师通过改善问题行为,降低宠物被主人遗弃的可能性。而专门负责宠物出行的服务行业也在逐渐兴起,帮助饲主解决携宠出行的难题。随着宠物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宠物友好”经济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宠物经济的发展需要兼顾“人宠矛盾”,促进养宠人群素质的提升,才能实现人宠和谐共处。 你认为宠物行业有哪些发展潜力?如何提高养宠人群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