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陪伴我三年了,它因疾病过世。现在通过克隆技术,‘大蒜’又来到我身边,我们将重启新的生活。”克隆猫“大蒜”主人黄雨激动地说。
“‘大蒜’于2019年7月21日经代孕猫自然分娩顺利出生,并经过第三方机构认定为克隆猫,小猫现在健康状况良好。”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米继东8月19日宣布,我国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克隆猫诞生。
科研技术团队摸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条件、孤雌激活条件等预实验后,从2018年8月正式开始了克隆猫的研发实验,本次代孕猫在胚胎移植66天后顺利分娩。“大蒜”是一只非常可爱的英国短毛猫。
“以现阶段的克隆技术水平来看,从四只代孕猫怀孕,成功生产了一只克隆猫,成功率是较高的。”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大元认为。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施振声介绍:“猫的生殖生理特性与绝大多数动物不一样,因为猫不是自发排卵动物,是少数的诱发排卵动物之一,其生殖周期特别,克隆技术较困难,操作繁琐。这次成功培育克隆猫是世界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之一,标志着我国在克隆领域迈进一大步。”
被“大蒜”萌化了吧!
见过克隆猫吗?
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赵建平介绍,该公司继通过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培育出世界第一只基因编辑疾病模型犬、世界第一只基因编辑克隆犬、我国第一只克隆警犬之后,又成功将克隆技术延展到猫及猫科动物领域。“根据2018年行业的统计,我国城镇养猫的人达到2258万人,共养猫4064万只。”赵建平对克隆猫的商业市场持乐观态度,他透露:“目前我们已接到七八个克隆猫的商业订单。”
“我们将克隆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到犬科和猫科动物的繁育工作,同时探索濒危或即将灭绝动物的异种代孕技术。”赵建平透露,他们还将尝试在马属动物、信鸽和模式动物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咸柱说,物种资源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重点。我国生物物种资源丰富,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少物种处于濒危状态,通过体细胞保存,建立动物的种质库,利用克隆技术能让濒危动物物种种群数量得以增加,并通过基因检测,实现动物个体种群管理和疾病控制等,这些都是生物技术的应用方向。
(文中图片由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关于克隆技术
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的个体或种群。
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g”的音译,而英文“clone”则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条,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扦插和嫁接。在大陆译为“无性繁殖”,在台湾与港澳一般意译为复制,转殖或群殖。 中文也有更加确切的词表达克隆,“无性繁殖”、“无性系化”以及“纯系化”。
中国克隆技术发展
作为新世纪的尖端科学,克隆技术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吸引了众多世人的目光。据目前的状况来看,克隆作为新兴的技术在中国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且硕果累累:
1、2000年6月16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胚胎工程专家张涌教授培育的世界首例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元元”在该校种羊场顺利诞生。“元元”由于肺部发育缺陷,只存活了36小时。同年6月22日,第二只体细胞山羊“阳阳”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生。2001年8月8日,“阳阳”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下一对“龙凤胎”,表明第一代克隆羊有正常的繁育能力。
据介绍,2003年2月26日,克隆羊“阳阳”的女儿“庆庆”产下千金“甜甜”,2004年2月6日“甜甜”顺利产下女儿“笑笑”。“阳阳”家族实现四代同堂。这不仅表明第一代克隆羊具有生育能力,其后代仍具有正常的生育能力。目前,“阳阳”与她的女儿“庆庆”、外孙女“甜甜”和曾孙女“笑笑”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起。据介绍,截至2004年5月底,前来参观的各界人士已超过100万人次。
2、不久前,在河北农业大学与山东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攻关下,中国的科技人员通过名为“家畜原始生殖细胞胚胎干细胞分离与克隆的研究”实验课题,成功克隆出两只小白兔——“鲁星”和“鲁月”。这项实验表明中国已经成功地掌握了胚胎克隆,虽然在技术上还没有达到体细胞克隆羊“多利”的水平,但它为中国的克隆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
3、2002年5月27日,中国农业大学与北京基因达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芦台农场合作,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国内第一头优质黄牛——红系冀南牛。这头名为“波娃”的体细胞克隆黄牛经权威部门鉴定,部分克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水平。
4、2002年10月16日中午,中国第一头利用玻璃化冷冻技术培育出的体细胞克隆牛在山东省梁山县诞生。在此之前,中国一直沿用的是鲜胚移植技术,尚未有利用冷冻技术克隆成功的先例。
曾有过哪些克隆动物
蛙:1952年,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马斯·J·金成功地克隆了北方豹蛙:35完整的胚胎和27蝌蚪104个核克隆成功。
鲤鱼:1963年,中国科学家童第周通过将一只雄性鲤鱼的遗传物质注入雌性鲤鱼的卵中从而成功克隆了一只雌性鲤鱼。但由于相关论文是发表在一本中文科学期刊,并没有翻译成英文,所以并不为国际上所知晓。
绵羊:1996年,多莉(Dolly)
鼠:1998年,Cumulina,夏威夷大学。
日本茨城县茨城市的理化学研究所理研研究小组,团队召集人是小仓淳郎,从老鼠的尾巴采1滴血液,利用白细胞的核来复制动物,将来或许可运用于复制其他动物。
猕猴:2000年1月,Tetra,雌性
猪:2000年3月,5只苏格兰PPL小猪;8月,Xena,雌性。2013年1月30日,台湾成功复制迷你猪。台湾地区科学委员会30日公布,由台湾3所学术机构共同花了3年时间,成功改良新式的胚复制技术“手工卵子分切复制技术”,已复制出两胎花斑迷你猪,其中1只已成功繁衍后代,显示技术已达成熟阶段,猪只现由竹南动科所饲养。
牛: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猫: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兔:2003年3-4月分别在法国和朝鲜独立地实现;
骡:2003年5月,爱达荷Gem,雄性;6月,犹他先锋,雄性
鹿:2003年,Dewey
马:2003年,Prometea,普罗米特亚(普罗米修斯的阴性变格)雌性
狗:2005年,韩国首尔大学实验队,史纳比
灰狼:2007年,韩国首尔大学动物克隆研究组,Snuwolf和Snuwolffy,雄性
骆驼:2015年
综合科技日报、北晚新视觉、百度百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