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猫,就有人讨厌猫。猫咪在街坊邻居家串门,遇上喜欢猫的屋主,好吃好喝自不必说,甚至可能会引发一场猫咪所有权争夺战;而遇上不喜欢猫的屋主,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01猫咪外出一趟,带着警告信回了家
威尔士一位主人养了一只猫,它经常从家里溜出去,在社区巡逻,主人表示社区里的人都爱它。
但是有一天猫咪回来的时候,项圈上粘着三张小纸条,主人疑惑地打开纸条,看见了一位愤怒邻居的留言:
请把猫留在家里。几乎每天您的猫都会来我家,从桌子上拿食物,抓挠我的沙发,在家里散布跳蚤。你的猫晚上也来串门,在厨房里睡觉,把你家猫喂好。我不能再把房子的窗户打开了,我实在受够了。如果我再在我家见到你的猫,我保证我会把它带到‘某个地方。
主人看完这些纸条以后震惊极了:不喜欢就不喜欢呗,咋还威胁上了捏?
对于纸条上列出的种种罪证,主人表示不认可:
主人看到这张纸条,马上就带猫咪去检查跳蚤,但它身上干干净净的。
主人从来不欢迎别人帮他喂猫,他甚至在猫咪项圈上挂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别喂我”。
家里的家具墙纸从来没遭过猫爪子,自己家的都不挠,主人不信猫咪会去祸害别人家。
最重要的是,猫咪每晚都在家里过夜,又何来的半夜去别人家厨房睡觉呢?
虽然主人觉得这位街坊的留言充满了疑点,但他又确实担心猫咪哪天真被他抓走送到哪里去,于是只好暂时停止让猫咪出门遛弯这件事。
02这些年,上过新闻的奇葩散养猫
虽说欧美主人在养狗方面比国内规范一些,但在养猫方面,却格外喜欢把猫放出去散养。结果引起的问题也五花八门:
像文章里这样,街坊邻居抱怨猫咪闯进家里捣乱偷东西的,不在少数。
上图这只猫刚上过新闻,它的爱好是收集街坊邻居的贴身衣物,它的主人无奈,晒了一张赃物照片,结果大家都没好意思来认领。
上图这只猫,游走在两个家庭之间,同时做他们两家人的猫,后来虽然露馅了,但幸好这两家人性格都很好,不但没有争抢猫的所有权,还成了好朋友。
而上图这只猫就厉害了,它不小心虏获了同街区一位独居女性的芳心,结果直接被对方关在家里,好吃好喝诱惑。
最后原主人忍无可忍,一纸诉讼把街坊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决她离别人家的猫咪远一点。
这只橘猫虽然被主人养了好几年,但没有给它注射芯片,也没做绝育,更没打疫苗。猫咪一直散养,被当地流浪动物收容所当成流浪猫抓走了,还不肯归还给主人。主人无奈,只得“勉强答应”领回猫以后,一定帮它做好这些手续,但收容所认为主人缺乏诚意,依然拒绝放猫咪回家。
可见:散养猫咪带来的麻烦,不比遛狗不栓绳要少啊……
03为什么要散养猫咪?
很多人选择养猫,都是觉得猫咪比较宅,不需要外出,可是看了上面这么多新闻以后,是不是猛然发觉,原来猫对外出是有需求的?
其实这个还是看性格的。有的猫喜欢乱跑,有的猫喜欢安全地躲在家里,猫不像狗每天必须要遛一下,猫是否需要外出,全看这只猫咪的爱好。
不过鉴于它们在野生环境下,也是需要一块领地巡游打猎的,所以国外很多家庭都会在门上留一个“猫门”,让猫咪自己外出散步。
猫的好奇心很强,这其实就是它狩猎本能的一种体现,对万事万物都有好奇心,沉迷于观察和研究各种新鲜事物,才能让猫咪更容易找到猎物。国外很多主人认为,把猫关在家里,对它们来说太残忍了。
不过从管理和负责的角度来说,散养猫咪还是弊大于利的,毕竟它在外面闲逛的时候,主人并猜不到会发生什么样的意外,照顾保护和约束它的行为,也就无从谈起了,如果不能对自己的猫咪负责,那就不能叫做饲养宠物了。
萌主觉得,如果真想给猫咪一些外出的时间,还是训练它们适应散步皮带比较好,每天定时定点,由主人牵着猫咪去散步,这样既安全,又能达到让猫咪亲近大自然的效果,还能顺便向路人炫耀一下“我家的猫能遛”,岂不是一举多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