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哈尔滨松北区某小区一只 “黑眼圈”宠物兔意外出逃,掀起长达两年的小区“生态危机” 。这只被居民称为 “黑眼圈一世”的白兔,与“神秘伴侣”灰兔两年间繁衍四代,啃食绿植、楼角栖息,物业持网围剿多次却仅捕获一只。东北农业大学专家提醒:“一只母兔年繁殖量可达四五十只 ,近亲交配仍可延续,散养等于埋下生态隐患!”
当初,这只宠物兔 “黑眼圈一世” 从家中出逃,来到了哈尔滨的某小区。谁也没有想到,这只兔子在这里开启了一段独特的 “繁衍之旅”。它与小区里的灰兔相遇后,很快繁衍出了四代,种群数量逐渐接近 10 只。这些兔子在小区里四处活动,它们啃食绿植,嫩绿的草坪和刚发芽的花卉都未能幸免,导致小区的绿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它们还在楼基附近挖掘洞穴,对楼房的地基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这一现象引发了居民们的热烈讨论,形成了 “严控派”“佛系派”“护兔派” 三方激辩。“严控派” 认为应该采取措施控制兔子数量,保护小区环境和安全;“佛系派” 觉得兔子在小区里生活也挺有趣,不必过于干涉;“护兔派” 则主张保护这些兔子,为它们提供生存空间。
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对此高度关注,指出一只母兔的年繁殖量可达四五十只,而且近亲交配可能导致基因退化,影响兔子种群的健康。最终,该事件推动了《哈尔滨市养宠管理条例》的修订,新增了 “散养宠物需承担生态责任” 的条款,提醒人们在养宠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