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宁夏中卫沙坡头景区停车场,一名游客未牵绳的法斗犬突然追咬马匹,导致马匹受惊,两名骑马游客坠落受伤。马主人控制马匹时,犬只仍持续攻击,最终被马踢中胸腔重伤。
当法斗犬扑向马蹄的瞬间,这场闹剧般的冲突,已注定没有赢家。宁夏沙坡头景区的停车场里,未牵绳的宠物犬、受惊的马匹、坠落的游客、抽搐的狗——
混乱场面背后,是宠物主人的一句“没注意”,更是公共安全管理的集体失语。
最刺眼的细节,是那只法斗犬刚下车就追着马咬,而“主人无法叫回”。这不禁让人怀疑:在景区这类人流密集场所,不牵绳是偶然疏忽,还是长期习惯?
近年来,恶犬伤人、宠物惊扰动物的事件频发,根源正在于部分养犬人的规则漠视。他们高喊"爱狗自由”,却忘了自由的前提是不侵害他人权益。当狗绳成为可有可无的装饰,公共安全便成了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事件发生在景区附近临时停车场,这一细节更值得玩味。临时是否意味着管理松懈?马匹作为景区运营的一部分,为何会与未受控的宠物犬直接接触?景区方是否设置了马匹活动区域或警示标识?这些疑问直指公共场所的安全漏洞。若连景区都未能有效隔离人、宠、动物,又如何保障游客的基本安全?临时停车场”不能成为管理甩锅的借口。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责任认定的模糊。狗主人“送医赔偿”看似负责,但若没有监控和目击者,坠马游客的维权是否会被一句“马受惊与我无关”敷衍?现实中,类似事件往往因取证难、赔偿标准模糊而陷入扯皮。这背后,是养犬法规执行疲软、公共场所宠物管理细则缺失的系统性问题。当个体侥幸心理遇上制度空白,悲剧便有了滋生的土壤。
这场冲突中,马匹的反击是动物本能,游客的坠落是无妄之灾,犬只的重伤是代价,而真正该被踹醒的,是那些松开的狗绳与麻痹的管理意识。公共安全从不是儿戏,无论是牵好狗绳,还是扎紧管理篱笆,都需要用规则为自由划界——毕竟,下一次被惊吓的,可能就不是马,而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