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经济的市场已经进入了2.0时代,当传统宠物食品企业还在为市场份额厮杀时,一群不按常理出牌的"新玩家"已经悄然重塑这个行业的底层逻辑——他们用流量重构渠道,用智能硬件重新定义服务,用数据洞察创造需求。
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宠物经济领域悄然发生。当传统宠物食品品牌仍在主粮市场短兵相接时,赛道上涌入了新的“玩家”,一批来自互联网和科技领域的跨界者,正以全新的商业逻辑重新定义这个行业。
他们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的竞争,而是通过构建智能生态、重塑消费场景、创新服务模式,在人们与爱宠之间搭建起更紧密的数字纽带。
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巨头,正利用其强大的平台和物流能力,重构宠物消费的“人货场”;小米、美的等家电企业,则带着智能硬件的“降维打击”逻辑跨界而来,催生了百亿规模的智能养宠市场。
资本的嗅觉最为灵敏,从新锐品牌红狗、卫仕的快速崛起到对头部企业研发与供应链的
我们将探讨:互联网巨头与跨界玩家如何改变行业生态?DTC模式和数字化营销带来了哪些新机遇?最终,在这场多方角力的牌局中,谁将最终胜出?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又在何方?
互联网巨头的“降维打击”:重构人货场
当传统宠物食品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时,来自外部的“野蛮人”——互联网巨头与家电企业,正以资本和技术为武器,开辟新的战场,重塑着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竞争边界。
一方面,互联网巨头入局宠物赛道,在存量竞争加剧下为行业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其“降维打击”也正在重塑宠物消费的人、货、场格局。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互联网平台和本地生活巨头的进入。阿里巴巴、美团等相继布局线上宠物服务,将触角延伸至宠物医疗、电商、新零售等领域。互联网巨头的入局,并非简单地将宠物产品搬到线上,而是利用其强大的平台生态、物流能力和数据优势,对传统的宠物消费链路进行彻底改造。
例如,根据美团官网,从2018年探索宠物行业开始,美团已扎根宠物服务7年多时间,与数万宠物实体门店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加速供需匹配效率。目前,美团的切入点是“本地生活”,美团平台2023年新上线宠物店和宠物服务商户超过2.5万家,全国宠物门店的团购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60%。
美团还发挥即时配送优势,推出“宠物用品+外卖”极速送达等组合服务,让消费者在订餐时顺便购买宠物粮食、用品等,满足养宠“一站式”需求。此举带动相关订单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36氪报道,95后年轻宠主已成为线上宠物消费的主力。
阿里巴巴方面也不甘落后,天猫和淘宝开设了宠物用品旗舰频道,菜鸟驿站探索宠物用品前置仓储配送。作为最大的线上交易平台,阿里巴巴扮演的是“生态构建者”的角色。2021年,天猫将宠物部门升级为独立业务,显示出其战略重视。阿里巴巴不仅为品牌方提供了最广阔的销售渠道(2024年天猫宠物类目销售额达286亿元),更通过C2M(用户直连制造)模式,利用消费数据指导上游品牌进行产品创新和精准营销,极大地提升了供需匹配效率。
京东以“自营+物流”为核心优势,切入的是“服务体验”赛道。其不仅在2017年就开放宠物活体入驻,更利用其覆盖全国的冷链和即时配送网络,解决了宠物鲜粮、处方药等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品类的配送难题。
京东还依托京东健康和京东超市双平台发力宠物医疗电商。京东健康发布的《中国宠物健康消费白皮书》显示,宠物医药器械、处方粮等细分品类的线上销售增长迅猛,宠物主年均医疗开支已达1200元以上。京东健康与宠物医疗机构的合作,更是将其服务边界从商品销售延伸到了专业的医疗咨询服务。
在2023年京东618期间,京东宠物医疗板块用户成交数同比增长45%,线上宠物问诊订单量突破5.8万单,展现出“互联网+宠物医疗”模式的巨大潜力。
2025年4月,京东集团旗下保险经纪平台京东保联合京东健康、京东宠物生活,共同打造全新京东自营式宠物医疗险,形成覆盖宠物医疗、药品、保健三大领域的创新服务模式。用户通过京东APP搜索“宠物险”,选择“京东保·宠物医疗险(药直付版)”即可购买。该产品4月23日上线,截至27日,上海地区单量已突破1000单。
可以预见,互联网巨头通过线上流量、物流网络和数字化能力切入宠物领域,将持续催生行业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