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中国绿发会志愿者在辽宁锦州华地城湿地欣喜发现:今年第二对丹顶鹤正在筑巢。
在锦州湿地中抱巢的丹顶鹤。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我国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东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涉禽之一,被誉为“鸟中仙子”。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上的重要候鸟,丹顶鹤也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物种,对栖息地的环境质量要求极高,常被视为纯洁、高雅和长寿的象征,在东方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由于湿地环境破坏、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丹顶鹤的种群数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lnerable)物种。
锦州大凌河口湿地,是丹顶鹤目前已知的最南端繁殖地。
丹顶鹤是典型的迁徙鸟类,根据迁徙习性和繁殖地的不同,也可以分为留鸟和候鸟。在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以及日本北海道等地繁殖的丹顶鹤,冬季会迁徙到气候较为温暖的中国长江下游、朝鲜半岛、以及日本等地越冬(江苏盐城和山东东营黄河口滨海湿地是它们很重要的越冬地)。它们通常栖息于芦苇沼泽、河滩草甸等开阔湿地环境,以鱼类、昆虫、软体动物、植物根茎和种子等为食。丹顶鹤实行单配制,雌雄一旦配对,通常会相伴终生(也常常被誉为爱情忠贞的代表),共同参与筑巢、孵化和育雏等繁殖过程。
据中国绿发会锦州保护地主任余炼介绍,野生丹顶鹤的孵化期一般为31~33天。在辽宁锦州,当地绿会志愿者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在当地筑巢的丹顶鹤一般会在每年4月中旬到5月中旬孵化出雏鸟;每巢通常产卵两枚,由雌雄亲鸟轮流孵化、共同育雏。值得一提的是,锦州大凌河口湿地,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丹顶鹤自然繁殖地中分布最南端的一个,具有极高的生态保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