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万宁市英文村野生猴子进村伤人事件引发关注。截至4月9日,村里共有9人受伤送医。猴子不仅袭击村民,还试图抓走婴儿,所幸被及时发现并拦下。万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称,伤人的几只猴子为野生猕猴,共有两大两小四只。
当地一位村民告诉央视网《新闻+》记者,从2023年开始,就经常看见这群猴子在附近游荡,“早上看到,中午又看不到,如果还要靠近的话它就跑了”。村民介绍,猴子伤人多发生在人们休息睡觉时,“睡觉了它就咬你,现在所有的窗户、门都关好,不让它进入”。面对猴子时,孩子相对于大人更处于弱势,村中也出现婴儿险些被猴子抓走的情况。出于安全考虑,一些村民将还未到上学年龄的孩子,送往外地的亲戚家中。
“海南万宁市的英文村距离邻水县的南湾猴岛很近,岛上猕猴的种群密度很高,早在2007年就超过了1300只。”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教授周江分析。此外,海南省万宁市还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大花角省级自然保护区与英文村的直线距离只有4.5公里。
周江向央视网《新闻+》记者表示:“近年来,在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推动下,某些典型生态系统的质量得到非常明显的改善。比如,猕猴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猕猴种群数量的增长说明它的栖息地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恢复。这也造成一些野生动物种群的溢出。”
随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野生猴子“入侵”现象不仅发生在乡村,在城市中也开始显现。4月8日,苏州科技大学石湖校区也有成群的猴子闯入学生宿舍,在垃圾袋中翻找食物,将宿舍的走廊弄得一片狼藉,有学生拿伞一路驱赶。
“你又不能抓它,我们就是发出响声,按汽车喇叭来赶它。”苏州科技大学学校保卫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央视网《新闻+》记者,侵扰学生宿舍的猴子来自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学校与此公园隔着一条马路,猴子找不到食物,就会跑到宿舍“偷东西”。“它们(指猴子)基本天天都要来,一来就是三十多只。”保卫处工作人员称,已经加派人手24小时值班,即时驱离侵扰的猴群。
此外,央视网《新闻+》记者采访得知,万宁市英文村和苏州科技大学石湖校区遭受猴子的侵扰均非首次。人们只能使用制造声响的方式驱赶猴子,而猴子在离开一定的范围后,便又会返回频繁侵扰。对此,周江分析:“对人类有危险或者是带来一定风险的动物,最主要就是分布在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中,比如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或者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这些地方尤其需要注意防范人兽冲突。”
针对网友提出的“部分野生动物保护是否过了头”“人与野生动物如何共处”等问题,央视网《新闻+》记者联系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生态法研究室刘洪岩主任。他介绍:“野生动物与人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最初的保护区规划通常都是远离城市的,或者至少跟人类的居住区有一定的距离。这些年城市化速度加快,导致过去远离野生动物的地区逐渐成为人和动物共处的区域,人与野生动物不和谐状态就显得尤为明显。”刘洪岩认为,这种冲突关系并不是普遍性的。野生动物进入人类的居住区,跟人和谐相处,人也善待动物,这是我们追求的和谐场面。
广强律师事务所胡寒冰律师也表示,野生动物与居民的矛盾,实质上仍然是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问题。野生动物出现在人类的活动区域,说明我国的生态环境整体向好。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对于一般无致害性的野生动物,人们只需要注意避让就可以;对于致害性的野生动物,若种群数量明显超过环境容量,必要时可采取迁地保护、猎捕等种群调控措施,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
在应对野生动物层面,刘洪岩提到,当野生动物对我们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时候,要以生命安全保障作为第一位。针对猴子侵扰事件,他表示,可以通过喷雾剂和哨子或者其他非致命性的工具来实施对猴子的驱离措施。“它可能不是纯粹攻击你,更多是抢夺你身边的食物。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尽可能地避退,避免猴子的直接攻击。”
针对如何预防野生动物对人的袭击问题,刘洪岩也建议,当地政府需建立预警系统,完善针对野生动物侵入的应急预案。
目前,万宁市当地已组建由公安干警、网格员、镇干部、村干部、义警等100余人组成的巡逻队,每天三班倒在猴子出现的地方巡逻。而苏州市林业局早在2013年12月,就进行了太湖国家级名胜区石湖景区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试点。关于野生动物和人类如何相处,两地正在逐步探索中。伴随此次猴子侵扰事件进入公众视野,“人与自然”这一熟悉的话题也带来了更多新的思考。